第 1 頁:單選 |
第 2 頁:填空、簡答、論述 |
第 3 頁:參考答案 |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4個備選答案中,只有l項是符合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在題干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不得分。)
1.“博學于文,約之以禮”,“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是中國古代( )的教育主張。
A.朱熹
B.墨子
C.茍子
D.孔子
2.揭示了個體認知發展的一般規律的發生認識論的創立者是瑞士心理學家( )。
A.皮亞杰
B.柯爾伯格
C.格塞爾
D.洛克
3.學生最主要的權利是( )。
A.受教育權
B.人身自由權
C.隱私權
D.名譽權
4.教學工作的中心環節是( )。
A.備課
B.上課
C.布置作業
D.做好輔導
5.主張“有教無類”,以“仁”為核心的最高道德標準的中國古代教育家是( )。
A.孔子
B.孟子
C.茍子
D.韓非子
6.把教育的最高目的限定為“心靈的和諧達到完美的境地”的教育家是( )。
A.柏拉圖
B.拉伯雷
C.盧梭
D.裴斯泰洛齊
7.重在發展學生知識與能力的課程是( )。
A.基礎型課程
B.拓展型課程
C.研究型課程
D.地方課程
8.教學過程是一種特定的( )。
A.實踐活動
B.認識活動
C.課外活動
D.興趣活動
9.孔子的教育思想集中地反映在( )中。
A.《學記》
B.《大學》
C.《論語》
D.《中庸》
10.羅馬帝國滅亡以后,西歐為了更好地布道,設立了眾多的教區學校,適當講授( )知識。
A.天文
B.幾何
C.讀寫
D.修辭
11.義務教育的實施,使小學教育具有了( )的特征。
A.廣泛性
B.普遍性
C.強制性
D.全民性
12.使遺傳提供的發展可能性轉變為現實的是( )。
A.環境
B.教育
C.社會
D.實踐
13.學校組織教學工作,確定工作步調的依據是( )。
A.課程計劃
B.課程標準
C.課程目標
D.課程表
14.“以僧為師”、“以(書)吏為師”是古代( )的教育特征。
A.中國
B.印度
C.希臘
D.埃及
15.夸美紐斯教學論的基礎是( )。
A.心理學統覺論
B.倫理學
C.整體認識論
D.個體認識論
16.我國學校教學的基本組織形式是( )。
A.個別教學制
B.班級授課制
C.分組教學制
D.設計教學法
17.教育學作為一門規范學科的建立是以( )的發表為標志的。
A.《大教學論》
B.《民主主義與教育》
C.《普通教育學》
D.《教育漫話》
18.學生的社會地位屬于學生( )問題。
A.法律
B.權利
C.責任
D.義務
19.《普通教育學》是( )的代表作。
A.夸美紐斯
B.赫爾巴特
C.盧梭
D.杜威
20.小學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宿是( )。
A.小學教育培養目標
B.小學教育內容
C.小學教育方法
D.小學教育目的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