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試題 |
第 6 頁:參考答案及解析 |
三、填空題(在每小題的空格中填入正確答案,錯填、不填均不得分。每小題l分,共10分)
1._____是個體身心兩方面逐步走向成熟的時期。
2.潛在課程也稱_____,其主要特征是潛在性和______.
3.人的身心發展特殊性的表現之一是人的身心發展具有______.
4.從我國的有關法律法規來看,_____和_____在保證學生的受教育權方面負有重要責任。
5.目標評價模式是針對20世紀初形成并流行的_____的不足而提出的,是在_____的“評價原理”和“課程原理”的基礎上形成的。
6.教學任務是人們追求的._____取向決定的,它指明各教學階段、各科教學應實現的目標、要求。
7.教學的首要任務是引導學生掌握科學文化_____和_____.
8.簡答式試題的最簡便的形式是_____.
9.德育方法是教育者_____和受教育者_____的相互作用的活動方式的總和。
10.中國采用班級組織形式最早始于1862年清政府開辦的_____.
四、判斷題(判斷下列各題的正誤,并在題后括號內打“√‘’或”ד。每小題1分,共10分)
1.德育就是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 ( )
2.制度化教育對整個社會的深刻影響可以用“學歷社會”來描述。 ( )
3.科學技術決定著受教育的權利。 ( )
4.不同的文化背景可以有相同的教育目的。 ( )
5.學生沒有完成作業。教師可以限制其活動。 ( )
6.“棍棒底下出孝子”,說明體罰也可以教育出好學生。 ( )
7.把課程用作教育科學的專門術語,始于英國教育家洛克。 ( )
8.組織教學只是在上課開始時進行的。 ( )
9.教學就是智育。( )
10.教學有法,但無定法。 (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