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試題 |
第 4 頁:參考答案及解析 |
二、辨析題
1.教育的直接目的是促進人的身心發展。
2.學校教育是科學知識再生產的最重要途徑。
3.古代雅典的教育目的在于培養忠于統治階級的強悍的軍人,教育內容單一,方法較嚴厲。
4.非正式群體對個體的影響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主要取決于教師對它的管理。
三、簡答題
1.我國中學德育應堅持哪些基本原則?每一原則的實施要求是什么?
2.教學技能在教學中的作用是什么?
3.人格結構包含哪些成分?各個成分之間具有什么樣的關系?
4.簡述學習遷移的分類。
四、材料分析題
1.有人說“啟發式就是問答式”,也有人認為“啟發性的關鍵就在于教師主動性的發揮”,而更多的人則是感到困惑:“在教學中為什么總是啟而不發?”
你認為啟發性的關鍵或核心是什么?在教學中又應該如何貫徹啟發性原則?
2.劉某是一初中二年級的學生,他特喜歡羅納爾多,于是把頭發剃成足球式的形狀。第二天來學校上課,剛走進教室,被老師看見,老師便對他說:“你的發式太怪了,把頭發再剪剪,恢復正常了再來上課,順便讓你爸爸媽媽來學校一趟。”劉某回家后,將這件事告知家人,第二天他的外婆便一起來學校,學校老師要求劉某剪掉頭發,否則不準許他上課。于是外婆帶他去將頭發剪成光頭。第三天劉某來到學校,沒想到學校老師卻說哪有學生光頭來上課的,依然不允許他其上課。外婆只好找校方領導,校方也說不準許其上課。家長說:“可否戴帽子上課。”校方說:“不行,等頭發長長了再來上課。”家長為讓劉某學習,找到教育局領導反映情況,教育局要求學校準許劉某上課,但是劉某在校期間(要遵守學校紀律)要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學校收到教育局通知后,以劉某光頭損壞學校形象為由依然不允許他上課。
運用相關的教育法規及你所掌握的教育學原理回答:學校這樣做是否合理?為什么?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