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試題 |
第 4 頁:參考答案及解析 |
參考答案及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
1.【答案】A。解析:德育目標是總體規格要求,具體的德育內容是德育目標的細化。
2.【答案】B。解析:《學記》是我國也是世界最早的一部教育專著。
3.【答案】D。解析:略。
4.【答案】B。解析:以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為標志的信息技術推動教育邁向網絡時代。
5.【答案】C。解析:這是朱熹的話,包含有學習的范圍和進程的意思。
6.【答案】B。解析:心理起源論者認為教育起源于模仿。
7.【答案】B。解析:略。
8.【答案】C。解析:環境決定論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華生和斯金納等。在個體心理發展的觀點上,華生強調否認行為的遺傳,強調環境對人發展的作用。
9.【答案】C。解析:梅依曼是實驗教育學的代表人物。
10.【答案】D。解析:20世紀50年代美國教育家布魯納提出以知識結構為中心的課程理論,也稱結構主義課程理論.他主張教學內容應以各門學科的基本結構為中心。
11.【答案】B。解析:效度指一個測驗能測出它所要測量的屬性或特點的程度。
12.【答案】A。解析:思想教育主要是指關于人生觀、世界觀以及相應思想觀念方面的教育。
13.【答案】A。解析: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提出了以發展探究性思維為目標,以學科的基本結構為內容,以再發現為學習步驟的教學方法綜合方式,這種教學方法被稱為“問題發現教學法”。
14.【答案】D。解析:杜威被認為是現代教育代言人,主張教育即生活,主張“在做中學”,強調兒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
15.【答案】A。解析:教育是人力資本投資的一個重要方面,它對經濟發展起了促進的作用。
16.【答案】C。解析:題干描述的是主動獨立型的思維風格。
17.【答案】C。解析:埃里克森的人格發展階段理論指出,中學生要解決的矛盾是同一性對同一性混亂的矛盾。
18.【答案】C。解析:布魯納認為學習的實質在于主動形成認知結構。
19.【答案】B。解析:自我效能感指人對自己是否能夠成功地進行某一成就行為的主觀判斷。
20.【答案】D。解析:正遷移指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題干所述為正遷移。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