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4 頁:材料分析題 |
第 5 頁:寫作題 |
第 6 頁:答案及解析 |
一、單項選擇題
1.B【解析】學生所享有的受教育權主要包括受完法定教育年限權、學習權和公正評價權。故選8。
2.A【解析】教師資格制度是國家對教師實行的一種特定的職業準入制度。故選A。
3.A【解析】《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五十四條規定,對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實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故選A。
4.A【解析】素質教育的核心是創新能力的培養。故選A。
5.D【解析】“父母有撫養未成年子女的義務”反映了我國法律所規定的少年兒童合法權利中的生存的權利。故選D。
6.C【解析】教師應關注每一位學生,這樣才能體現教育的公平。故選C。
7.D【解析】《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指出,我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工作方針是:優先發展、育人為本、改革創新、促進公平、提高質量。故選D。
8.B【解析】教育行政法規是由國家最高行政機關(國務院)依據《憲法》和教育法律制定的關于教育行政管理的規范性文件。B項屬于地方性的法律法規。故選B。
9.B【解析1《義務教育法》規定,學校不得聘用曾經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剝奪政治權利或者其他不適合從事義務教育工作的人擔任工作人員。故選B。
10.D【解析】“學為人師,行為世范”體現了教師工作的主體性、示范性。故選D。
11.B【解析】《義務教育法》第十一條規定:“凡年滿六周歲的兒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應當送其入學接受并完成義務教育;條件不具備的地區的兒童,可以推遲到七周歲。適齡兒童、少年因身體狀況需要延緩入學或者休學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應當提出申請,由當地鄉鎮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批準。”故選B。
12.C【解析】我國施行的是九年義務教育制度,即義務教育包括小學階段和初中階段,所以幼兒教育不屬于義務教育。故選C。
13.C【解析】吳老師應當盡量學習多媒體教學,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故選C。
14.D【解析】D項的做法既避免了事態的激化,又沒有浪費寶貴的教學時間,更主要的是讓幼兒自己解決矛盾,體現了現代教育觀。故選D。
15.A【解析】殷老師喜歡學習,并且取得了一定成績,這說明殷老師有終身學習的理念。故選A。
16.D【解析】一個應用程序被最小化后,該程序將在后臺繼續運行。故選D。
17.B【解析】李老師送小強--2校:2生室,清掃嘔吐物,說明李老師關愛學生,是學生的榜樣。故選B。
18.A【解析】夏代的歷法是我國最早的歷法,當時已經依據北斗星斗柄所指的方位來確定月份。保存在《大戴禮記》中的《夏小正》,就是現存的有關“夏歷”的重要文獻,是我國最早的天文歷法著作。故選A。
19.B【解析】“東方紅一號”衛星是于1970年4月24日發射的中國自行設計制造的第一顆人造衛星,由以錢學森為首任院長的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制。故選B。
20.B【解析】辯證邏輯不要求將思維對象乃至思維本身獨立出來成為可供觀測的對象,它注重人的主體能動性,始終讓人參與其中,在正反兩個方面,或者若干不同的類別中間進行反復比較、鑒別、綜合,從而得出結論。辯證邏輯主要用歸納的推理方法,從許多個別事物中發現一般性的原理。而形式邏輯將思維對象乃至思維本身獨立出來成為可供觀測的對象。它劃定明確的范疇,準確界定事物的實體及性質,并使之形式化和數量化。形式邏輯主要用演繹的推理方法,亦即“大前提一小前提一結論”的三段推理,中國人善于辯證邏輯,主要運用歸納推理的方法。故選B。
21.D【解析】A、B、C三項均為土地制度,D項分封制是西周時的政治統治制度。故選D。
22.B【解析】該判斷是A判斷,意為所有的占我國總人口70%的農民是社會的弱勢群體。故選B。
23.D【解析】420年,東晉大將劉裕推翻東晉王朝,自立為帝,改國號為宋。此后的170年里,南方經歷了宋、齊、梁、陳4個朝代,都城建在建康(現在的南京),歷史上叫做南朝。故選D。
24.B【解析】“揚州八怪”是中國清代中期活動于揚州地區一批風格相近的書畫家總稱,李玉菜《甌缽羅室書畫過目考》所記載的“八怪”為:羅聘、李方膺、李鱓、金農、黃慎、鄭燮、高翔和汪士慎。揚州八怪并不都是揚州人。故選B。
25.B【解析】艾青,中國現代詩的代表詩人之一,主要作品有《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詩選》。其他作家還有與詩歌成就相當或者超出的其他體裁的文學創作。故選B。
26.C【解析】古希臘古典時期文學的最大成就是戲劇。故選C。
27.B【解析】格林童話《青蛙王子》的主人公是一只被巫婆施了魔法,由王子變成的青蛙。故選B。
28.D【解析】P、q、r、S是邏輯變項不同;^、V是邏輯常項不同。故選D。
29.C【解析】限制后的概念與原概念應是種屬關系,概括后的概念與原概念應是屬種關系,否則就不是限制和概括。“中國”是“亞洲國家”,屬于種屬關系。“上海市”是“中國”這個說法顯然是錯誤的,“上海市”不是“中國”,因此“上海市”與“中國”不是種屬關系,而是全異關系。故選C。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