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試題 |
第 3 頁:答案及解析 |
8.德育過程就是把道德內化為品德,又把品德外化為__________的過程。
9.道德認知包括道德知識和__________兩個方面。
10.我國小學的德育內容有統一的規定,它體現在1993年正式頒布的《__________》里。
11.品德評價法包括獎勵、懲罰、評論和__________。
12.對學生進行德育工作最基本、最經常、最有效途徑__________。
13.尊重信任學生是嚴格要求學生的基礎。
14.中小學德育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徑就是團隊活動和集會活動。
15.學校德育工作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徑就是班主任工作。
16.教學是對學生進行德育工作最基本、最經常有效的途徑。
17.德育過程的主要矛盾是受教育者的道德認知和道德實踐之間的矛盾。
18.簡述德育的主要原則。
19.學校德育的基本途徑有哪些?
20.德育過程的基本規律。
21.一些學校在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過程中,只注重“言傳”說理,往往效果不佳;試用德育過程是培養學生知、情、意、行四因素的過程的規律進行分析。
22.剛上一年級的小剛,上超市拿起話梅就吃,被同學告訴老師。
老師找到小剛,問他為什么吃話梅,小剛說:“在家就是拿起來就吃。”老師說:“你的話梅是哪兒的?”
小剛說:“媽媽買的。”
老師說:“媽媽怎么買的?”
小剛說:“用錢買的。”
老師說:“錢是怎么來的?”
小剛說:“媽媽用勞動換來的。”
老師說:“所以是媽媽先用勞動換來的錢,然后才能買話梅來
給你吃”你沒有給人家錢,是不能吃別人的話梅的!”
小剛說:“我知道了老師。那人家說我是小偷,老師我是嗎?”
老師說:“小剛不是,只是還沒分清在家和在外面有什么區別。”
通過師生的道德對話,直接改變了哪種品德,對學生的品德形成有什么意義?
23.論述德育過程是對學生知,情,意,行的培養提高過程。
24.案例分析:
早讀的時候,班主任林老師發現箐箐薄施脂粉,不禁皺眉:“花季少女,何苦化妝呢?學生就要有學生清純的模樣,我不能看著她在班里掀起化妝的熱潮啊!再說學校正在進行儀容儀表的檢查,要求較嚴。”然而,林老師理解愛美是女孩子的天性,當她們認為那一頭五顏六色的頭發很新潮時,我們的建議無論如何合理都會被認為“落伍”;當她們認為涂脂抹粉很有必要時,我們的阻止不管怎樣真誠也都無濟于事。
早讀結束,林老師把箐箐叫到教室外,感嘆道:“我們箐箐長大了!知道打扮自己了。”她不好意思地看著林老師笑,林老師也笑著真誠地說:“我上大學時因為要經常上舞臺,也學過一點化妝技巧的。今天你的粉底打得不錯,眼線畫得卻不好。下眼線不必畫,要畫也從中間開始畫,眼睛才顯得水靈、深邃,你畫得太長、太滿了!”
箐箐吃驚的目光里帶著幾分欽佩。林老師微微一笑,繼續說“以前我還經常感嘆:看箐箐的皮膚多嬌嫩!花季少女本身就很漂亮了,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該有多好!何必化妝呢?你是在遮掩你的優勢啊!你這樣一化妝,別的同學該向你學習了。你們又不懂化妝技巧,豈不是要越畫越難看?而且,咱們做學生的,也買不起高檔的化妝品,萬一把皮膚傷害了,就更得不償失了。”
下午,箐箐就恢復了以前的素面朝天。
請問:林老師的做法符合德育原則中的哪一條原則?請加以評析。
25.案例分析:
我接了一個亂班,第一天走進教室,臟亂差,目不忍睹,看到這情景,我拿掃把開始打掃,收拾好后才請同學進來。坐在我剛掃除過的教室,同學們出奇地規矩,第二天又如此。后來就有同學主動要求打掃,我說周一我做值日,其他日期安排值日生,同學們很認真,他們沒見過老師打掃衛生,并且打掃得一絲不荀,同學們肅然起敬。
請問老師的做法體現了哪種德育方法、含義、特點及要求?
26.案例分析:某小學寒假開學后的教師大會上,一位校長在大會上講:一個女孩在校看到一個男孩上去就打,然后副校長看見了,問為什么打人,女孩說:“為什么告訴你”,于是副校長就把她交給德育副校長來處理。
1.你怎么看待這件事?
2.如果你是校長,你會用哪些方法對學生進行德育?”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