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4 頁:材料分析題 |
第 5 頁:寫作題 |
第 6 頁:參考答案 |
二、材料分析題(每題14分,共3題,共42分)
30.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
突然,從窗外傳來一陣急促的“的嘟——的嘟——”聲,這聲音猶如一塊巨石落入平靜的水面,教室里頓時喧鬧起來。緊接著,像有誰下了一道命令:“向左看齊”,所有的學生都向左邊看去。這是怎么回事,還沒等老師喊出話來,坐在靠窗邊的同學已經站起來,趴在窗臺上向外張望,其他的同學更是著急,他們有的站在椅子上,有的一蹦一跳,脖子伸得老長,平時上課就坐不住的索性沖出座位,涌到窗前。他們你扒我,我推他,爭先恐后地向外張望——原來是兩輛紅色的消防車由南向北從窗前駛過……
以下2位教師的做法:
A老師靈機一動,便放棄了原來的教學內容,而讓同學把剛才的所見、所聞、所想說出來,寫下來。結果,同學們個個情緒高漲,說得頭頭是道,寫得也很精彩,樂得老師滿臉堆笑。
B老師面對以上情境板起面孔,維持紀律,讓學生回到座位上繼續原來的教學。而學生卻余興未止,沉浸在剛才的氛圍中……B老師不愿意放棄原來的教學內容,否則他認為自己沒有完成教學任務。
問題:
請從教師職業理念角度評析A、B教師的教學行為。(14分)
3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
某學校一位教師給一名學生脖子上掛了一個牌子,上面寫著“數學23分,語文46分”。
這個學生耷拉著腦袋,滿眼淚花。
某教師回到辦公室說:“二年級(2)班的學生真笨,這課堂我連續講了三遍,他們還是不會。我是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了,他們不會我有什么辦法。”
問題:
請從教師職業道德角度分析上述教師的行為。(14分)
3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
①看到你們這一支以應用科學作為自己專業的青年人的隊伍,我感到十分高興。我可以唱一首贊美詩,來頌揚應用科學已經取得的進步;并且無疑地,在你們自己一生中,你們將把它更加推向前進。我所以能講這樣一些話,那是因為我們是生活在應用科學的時代和應用科學的家鄉。但是我不想這樣來談。我倒想起一個娶了不稱心的妻子的小伙子。當人家問他是否感到幸福時,他回答說:“如果要我說真心話,那我不得不扯謊了。”
②我的情況也正是這樣。試設想,一個不很開化的印第安人,他是否不如通常的文明人那樣豐富和幸福?我想并不如此。一切文明國家的兒童都那么喜歡扮“印第安人”玩,這是值得深思的。
③這樣了不起的應用科學,它既節約了勞動,又使生活更加舒適,為什么帶給我們的幸福卻那么少呢?坦率的回答是,因為我們還沒有學會怎樣正當地去使用它。
④在戰爭時期,應用科學給了人們相互毒害和相互殘殺的手段。在和平時期,應用科學使我們生活匆忙和不安定。它沒有使我們從必須完成的單調的勞動中得到多大程度的解放,反而使人成為機器的奴隸;人們絕大部分是一天到晚厭倦地工作著,他們在勞動中毫無樂趣,而且經常提心吊膽,唯恐失去他們那一點點可憐的收入。
⑤你們會以為在你們面前的這個老頭子是在唱不吉利的反調。可是我這樣做,目的無非是向你們提一點忠告。如果你們想使你們一生的工作有益于人類,那么,你們只懂得應用科學本身是不夠的。關心人的本身,應當始終成為一切技術上奮斗的主要目標;關心怎樣組織人的勞動和產品分配這樣一些尚未解決的重大問題,用以保證我們科學思想的成果會造福人類,而不致成為禍害。
⑥在你們埋頭于圖表和方程時,千萬不要忘記這一點。
(摘編自愛因斯坦《給青年們的一封信》)
問題:
(1)文章第②自然段,作者提到“不很開化的印第安人”,有何用意?(4分)
(2)概括“在你們埋頭于圖表和方程時,千萬不要忘記這一點”中加點詞“這一點”的內容,并聯系社會現實,談談你的思考。(10分)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