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責編:maxiaoye
看了本文的網友還看了學歷中考高考考研專升本自考成考工程 一建二建一造二造一消二消安全會計經濟師初級會計中級會計注會資格公務員教師人力社工
醫學藥師醫師護士初級護師主管護師衛生資格臨床
臨床助理
中醫
中醫助理
口腔醫師
金融基金證券銀行期貨外語四六級計算機等考軟考
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2 頁:簡答題 |
第 3 頁:論述題 |
第 4 頁:材料分析題 |
第 5 頁:活動設計題 |
第 6 頁:參考答案 |
四、材料分析題
【答案要點】攻擊性行為指對他人的財產或人身進行直接破壞或攻擊的行為,包括毆打、傷人、破壞物品、虐待他人或動物、搶劫等行為。在4~6歲時可表現為咬人、咬物、打人等,是兒童、青少年中一種比較常見的社會行為,它既影響兒童人格和品德的發展,又是衡量個體社會化成敗的一個重要指標。
攻擊有多種表現或種類,著名心理學家張春興認為,攻擊有兩種表現方式:直接攻擊和替代性攻擊,直接攻擊是對欲攻擊的對象直接予以侵害。案例中弘弘的表現應屬于這類。兒童的攻擊行為有自己年齡階段的特點,即以工具性攻擊占優勢。兒童具有一定認知能力,在一定情境中,能夠對各種環境因素進行評估、判斷,從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預測通過攻擊手段產生的結果,因此兒童有時會受到外在誘因的驅動(如玩具、同伴中的領導地位等),為達到某種目的而發動攻擊。弘弘的攻擊性行為其攻擊的意圖主要不在于傷害他人,而是為了得到“大球”。他的想法非常簡單,就是“我咬他,我就能得到大球”,攻擊只是他達到目的所采用的手段。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