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4 頁:材料分析題 |
第 5 頁:寫作題 |
第 6 頁:參考答案 |
二、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14分,共42分)
30.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
默默剛入園的第一個上午,拽著外公的衣角進入教室。一進教室,她一只手去拿玩具,另一只手仍緊緊拉住外公的衣角。我微笑著和她打招呼:“你早,默默。”她張張嘴倒抽了一口氣也沒能把“老師早”說出口。外公不高興地撇開她的手說:“趕快說,老師早。”默默被外公的吼聲嚇住了,立刻號啕大哭,拽著外公的手就更緊了。我試圖把她抱在懷里,可怎么也拉不住。最后是外公連扯帶拉擺脫了孩子,頭也不回地離開教室。可孩子卻并不罷休,又踢又鬧。我意識到,此時講道理根本不管用,不如用“變魔術”的方法來吸引她。我說:“默默,你看我手上什么也沒有,可是你不哭的話就會變出東西來。”聽我這么一說,她一邊哽咽地止住哭聲,一邊瞪大疑惑的眼睛看著我。我一邊說:“變變變”,一邊從另一只手摸出帶有梅花圖案的小印章,我用小印章在一張白紙上印出一朵小梅花,并把小印章放在默默的手上說:“默默,如果我們能天天上幼兒園和小伙伴共同學習本領,小印章就能每天送給你一朵小梅花,你說好不好?”默默并沒有答復我,只是不停地看著小印章。
轉眼到了中班,默默還是不怎么說話,我經常站在她身邊自言自語:“這些圖書不知道是誰看完了也不放好?”默默突然說:“是靜靜。”我故作驚訝:“原來默默看見了,那么默默可以整理好嗎?”默默點點頭,不言不語地把書一本一本放整齊。我看到這種完成任務的方法可以幫助默默建立自信心,于是,經常讓默默當老師的小助手拿材料、發學具,經常在活動結束時表揚她。雖然默默并沒有表現出我想象中的欣喜,但她的臉上有了笑容和自信。一天,我要上一節語言活動:詩歌《七個阿姨摘秋果》。我剛念完第一句,默默旁邊的小朋友說:“老師,默默會念。”默默此時低著頭揉搓著衣角。我拉起默默的手:“今天,老師和默默一起把這首詩歌念出來。我忘記的地方,默默幫助我。”我一直拉著默默的手,和她一起念,默默的聲音越來越響亮。此時,我的心跳也在加快,因為默默終于能在大家面前大聲地說話了。“默默我們再念一遍。”這樣連續了三次,小朋友們也為默默的進步高興,為她鼓掌。
問題:
(1)請從兒童觀的角度分析這位教師的教育行為。(7分)
(2)材料給你哪些啟示?(7分)
3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
林老師曾說:“我的生命因孩子而精彩,我要用我的‘五心’(即愛心、責任心、耐心、細心和熱心)照亮孩子的童心。”
保育工作中,林老師既是老師又是媽媽。對清理孩子大小便后的衣褲、體弱厭食幼兒的照顧駕輕就熟,搶著與保育員一起對生病、嘔吐的幼兒細心護理。為減輕年輕家長的負擔,她還提供了每周檢查幼兒指甲的服務。林老師平時認真把好盥洗、如廁、餐飲、午睡等幾個關,真正落實三位一體,做到保教并重。
林老師平時始終把“真誠地面對每一位幼兒”作為自己的工作宗旨,所教班級班風生動活潑,積極向上,各項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工作之余,她還輔導幼兒參加各類比賽,多名幼兒在全國雙龍杯繪畫比賽中獲得銀獎、銅獎及優秀獎。
林老師還利用幼兒園的網站每天晚上與家長交流孩子的育兒經驗,經常與家長溝通孩子的學習情況。家長都說:“林老師熱心、盡心、耐心,把孩子交給她,我們放心。”
林老師把幼兒園當成了自己的家,把三十幾個幼兒當成了自己的孩子,她把整個身心全撲在幼兒園的工作之中,用強烈的責任心和事業心為工作傾注了所有心血。超負荷的工作,一次次壓得林老師喘不過氣來,有時累得她腰酸悲痛,家人和同事擔心她腰椎間盤突出復發都勸她休息,她總是微微一笑說:“晚上躺一會兒就會好了。”
林老師利用節假日進行了多媒體計算機、普通話等培訓。她還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教育教學工作中,制作了教學課件,每周一次多媒體教學活動,提高了幼兒學習的興趣,激發了幼兒學習的欲望。林老師的多篇論文獲得全國、市級獎項,所帶的新教師和實習生也成為業務上的能手。
問題:
請從教師職業道德角度分析林老師的保育教育行為。(14分)
3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
①看到你們這一支以應用科學作為自己專業的青年人的隊伍,我感到十分高興。我可以唱一首贊美詩,來頌揚應用科學已經取得的進步;并且無疑地,在你們自己一生中,你們將把它更加推向前進。我所以能講這樣一些話,那是因為我們是生活在應用科學的時代和應用科學的家鄉。但是我不想這樣來談。我倒想起一個娶了不稱心的妻子的小伙子。當人家問他是否感到幸福時,他回答說:“如果要我說真心話,那我不得不扯謊了。”
②我的情況也正是這樣。試設想,一個不很開化的印第安人,他是否不如通常的文明人那樣豐富和幸福?我想并不如此。一切文明國家的兒童都那么喜歡扮“印第安人”玩,這是值得深思的。
③這樣了不起的應用科學,它既節約了勞動,又使生活更加舒適,為什么帶給我們的幸福卻那么少呢?坦率的回答是,因為我們還沒有學會怎樣正當地去使用它。
④在戰爭時期,應用科學給了人們相互毒害和相互殘殺的手段。在和平時期,應用科學使我們生活匆忙和不安定。它沒有使我們從必須完成的單調的勞動中得到多大程度的解放,反而使人成為機器的奴隸;人們絕大部分是一天到晚厭倦地工作著,他們在勞動中毫無樂趣,而且經常提心吊膽,唯恐失去他們那一點點可憐的收入。
⑤你們會以為在你們面前的這個老頭子是在唱不吉利的反調。可是我這樣做,目的無非是向你們提一點忠告。如果你們想使你們一生的工作有益于人類,那么,你們只懂得應用科學本身是不夠的。關心人的本身,應當始終成為一切技術上奮斗的主要目標;關心怎樣組織人的勞動和產品分配這樣一些尚未解決的重大問題,用以保證我們科學思想的成果會造福人類,而不致成為禍害。
⑥在你們埋頭于圖表和方程時,千萬不要忘記這一點。
(節選自愛因斯坦《給青年們的一封信》)
問題:
(1)文章第2自然段,作者提到“不很開化的印第安人”,有何用意?(4分)
(2)概括“在你們埋頭于圖表和方程時,千萬不要忘記這一點”中加點詞“這一點”的內容,并聯系社會現實,談談你的思考。(10分)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