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模擬試題 |
第 5 頁:參考答案及解析 |
參考答案及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
1.C。專家解析:不斷提高思想政治覺悟是教師應當履行的義務。
2.D。專家解析:教師未經學生許可,拆看學生的信件,侵犯了學生的隱私權。
3.C。專家解析:1777年,法國拉瓦錫提出燃燒的氧化學說,并正式確立質量守恒定律。
4.B。專家解析:阿基米德,古希臘哲學家、數學家、物理學家。被稱為“力學之父”。他發現了“杠桿原理”和“力矩”的概念。他曾說:“給我一個支點和一根足夠長的杠桿,我就能撬動整個地球。”
5.C。專家解析:吳道子所畫人物衣褶飄舉,線條道勁,人稱“莼菜條描”,具有天衣飛揚,滿壁風動的效果,被譽為“吳帶當風”。吳道子的繪畫對后世影響很大,被人們尊稱為“畫圣”,被民間畫工尊為祖師。
6.A。專家解析:海頓被尊稱為“交響樂之父”,故答案為A項。
7.C。
8.D。專家解析:波德萊爾所屬的文學流派是象征主義。
9.D。專家解析:小學語文課程的目標包括:識字與寫字、閱讀、寫話(習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
10.C。
11.B。
12.D。專家解析:在提問的過程中,如果學生回答錯誤,教師要及時糾正,給學生做一個明確的解釋,一定要讓學生弄明白錯在哪里,不能放任不管。
13.B。專家解析:解釋題型。關鍵是要抓住需要解釋的對象和結論之間的關系。A、C、D項都沒有談到嬰兒和成人之間形態上差異是重要的行為線索,幼年的特征可以喚起成年人慈愛的養育之心,而B項老人養寵物涉及了這一點。成年子女離開家后,老年人的這種情感就容易寄托在寵物身上,喜歡養寵物。
14.B。
15.C。專家解析:白居易沒有《春花秋月》這部作品。
16.C。專家解析:《江雪》對應的詩人是柳宗元。
17.D。專家解析:學生在教師教授后,因為感受到了荷花的美麗而不由自主產生共鳴,紛紛產生遐想,這是學生自由、自主的反應,不是教師精心設計的結果。
18.A。專家解析:A項中詩句說的是我國古代的科舉考試,其它項與科舉考試無關。
19.C。專家解析:此設計體現不出“引導學生多角度思考”這一意圖。
20.B。專家解析:“唐宋八大家”之首的是韓愈。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河陽(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漢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謚號“文”,又稱韓文公。他與柳宗元同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主張學習先秦兩漢的散文語言,破駢為散,擴大文言文的表達功能。宋代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并稱“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他與柳宗元、蘇軾、蘇轍、蘇洵、曾鞏、歐陽修、王安石合稱為唐宋八大家。
21.A。專家解析:素質教育著眼于受教育者及社會長遠發展的要求,以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養受教育者的態度、能力、促進他們在德智體等方面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為基本特征的教育,培養青年學生學會知識、學會做人、學會共同生活,這正是應用型人才所應具備的素質。
22.B。專家解析:教師勞動的示范性是指教師的言行舉止都會成為學生學習的對象。
23.C。專家解析:應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把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作為學校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關心每一個學生,為每個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
24.B。專家解析:教師要具有符合時代特征的學生觀,要求教師要全面理解學生的發展,理解學生全面發展與個性發展、全體發展與個體發展、現實發展與未來發展的關系。
25.D。專家解析:教師職業道德形成和發展的主要社會條件是社會經濟基礎。
26.A。專家解析:愛與責任是貫穿《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其中的核心和靈魂。
27.D。專家解析:教師要想滿足學生發展需要,拓寬知識視野,更新知識結構,不斷提高專業素養和教育教學水平,就必須做到終身學習。
28.A。專家解析:由于萬老師脾氣急躁,所以在面對家長時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緒,向小夏及其母親道歉。
29.B。專家解析:《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第五十七條規定,學校分設重點班和非重點班的,由縣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
30.A。專家解析:《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明確規定了教師申訴的程序。
關注"566教師資格"官方微信,獲取考前內部資料、考試備考信息等!
教師資格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 微信搜索"566教師資格"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