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全真試卷 |
第 4 頁:答案及解析 |
四、教學設計題
26.【參考答案】
(1)本文是一篇演說稿。整體結構采用了總分總的段落形式。文章描寫采用了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作者借景抒情、借物喻人。語言優美、內涵豐富.表達了印第安人對這片土地的留戀和眷顧.表達了人們對土地的熱愛。
(2)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學寫8個生字,正確讀寫“嗡嗡、麋鹿、駿馬、雄鷹、潺潺、松脂、嬰兒、眷戀”等8個詞語。能夠正確朗讀課文,理解比喻、排比、擬人等修辭手法。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集體探討與分小組朗讀的形式,提高與人交往的能力。通過探究發現總分總的文章結構,學習與積累準確、生動的語言。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理解這片土地的神圣.體會印第安人對土地的熱愛,理解人類與自然不可分離的關系,懂得保護環境。愛護家園。
(3)新授環節設計:
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順句子。想想課文主要講的是什么?
2.分小組交流主要內容,了解“這片土地”指的是哪片土地?補充介紹文章背景。
3.圍繞“神圣”。理清文章脈絡,指名分段讀課文。思考:課文圍繞“神圣”講了哪些內容?
(1)1~3自然段:總寫這片土地的每一個部分都是神圣的。
(2)4~8自然段:表達了西雅圖酋長對白人的強烈要求,如果把土地轉讓了,希望白人能牢記這片土地是神圣的。
(3)9~11自然段:進一步闡述了人類和大地的關系,指出大地是人類的母親,人類屬于大地,升華了文章的主題。
二、研讀課文,初步理解“神圣”
1.老師:正如同學們剛開始上課時所說的,我們常用廣闊、肥沃等詞語來形容土地,而作者卻選擇了“神圣”這個詞語。那么1、2、3自然段中.哪些詞句讓你感受到這片土地是神圣的?邊讀邊勾畫邊寫感受。
2.交流表現“神圣”的詞句。重點理解以下語句,并指導朗讀:
(1)“對我們這個民族來說這片土地的每一部分都是神圣的!
(2)“我們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們的一部分!崩斫膺@句話的含義。
這句話充分地表明了人類與大地不可分割的關系.也預示著這片神圣的土地對于我們有多么重要。
(3)“我們和大地上的山巒河流、動物植物共同屬于一個家園!崩斫膺@句話的含義。
這句話再一次表明了人類與大自然緊密相連的關系,同時也告訴我們:不應該以旁觀者的姿態去面對.而應該用主人的身份去保護自己的家園。
3.老師讀第一自然段,引導:就在這每一部分都那么神圣的土地上,呈現出了怎樣的畫面?學生自由閱讀1~3自然段,想象、交流自己“看到”的畫面。
小結第一段:我們尊重這片土地上的任何東西.它們是那樣圣潔。
4.接著以同樣的方式學習后面的段落。
27.【參考答案】
(1)類比思想是指依據兩類數學對象的相似性.有可能將已知的一類數學對象的性質遷移到另一類數學對象上去的思想。如加法交換律和乘法交換律、長方形的面積公式、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和三角形面積公式。本課中體現為整數乘法的交換律、分配律和結合律。類比思想不僅使數學知識容易理解。而且使公式的記憶變得順水推舟般自然和簡潔。
(2)教學目標:
、僦R與技能目標:了解小數混合運算順序和整數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是一樣的,掌握小數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谶^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自主討論、合作學習,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在感受知識產生和發展的過程中學會知識的遷移。
、矍楦袘B度與價值觀目標:把數學活動與生活經驗相結合,用不同思路解決問題,培養創新意識。
教學重點:小數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3)導入環節設計:
教師通過多媒體給出整數連乘乘加的練習。
13×4×6010×1 1-3022×6+25
引導同學復習整數連乘的規律是從左到右依次計算。
整數連乘、乘加、乘減混合運算的順序: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減法。
教師總結:同學們已經學會了整數的連乘、乘加、乘減混合運算,在生活實際問題中,不但會有整數的問題.還有小數的計算問題.那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下小數的混合運算的規律。這節課我們就來為我們學校圖書館的建設出一份力。
設計理由:溫故知新的導人方法。學生的學習是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過程。通過復習學生原有知識內容中與新知識相聯系的有關內容.提出符合學生知識水平、富有啟發性的問題、小測驗等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作為新舊知識聯系的支點,導入新課。
28.【參考答案】
(1)線是點移動的軌跡。美術領域中的線要滿足造型的視覺需要,同時要具備長度與寬度變化。直線和曲線是線的兩大種類,直線給人以單純、明確、莊嚴的感覺。曲線總體來講比直線有溫暖、自由、優雅、流暢的特征,富有節奏感和韻律美。
(2)知識與技能目標:通過觀察、體驗、感受、了解線條表現出的動感,感悟線的表現力,培養造型能力和創造能力。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教師的講解及演示認識會動的線條,在小組學習探究中相互交流,從而學會運用各種線條表現具有動感的畫面。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欣賞活動對線造型表現產生興趣并培養熱愛祖國傳統文化的情感。
(3)教學過程
教學程序 |
教學活動 |
設計目的和說明 |
創設情境, 導入新課 |
今天老師為大家帶來一段表演(老師舞動彩帶)。你能用你學過的線條畫出老師手中舞動的這條彩帶嗎? |
情景導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學習的積極性.引導學生認識曲線,了解其特點。
|
欣賞討論
|
1.欣賞會動的線條 |
通過欣賞實踐.說出自己的想法,開闊學生思路,同時激發學生創作欲望.體會不同的線條給人帶來的不同的感受。
|
示范操作,實踐練習
|
(1)教師演示 |
教師示范.可以讓學生更加直觀地感受到線條的表現方法,并且通過范畫與其他物品對比,讓學生感受到.動感的線條也有很多種.從而多層次地把握會動的線。 |
展示評價
|
1.展示學生的作品,學生自評、互評作品。 |
培養學生學會美術評價語言,能夠從美術的審美角度評價作品。 |
課后拓展 |
生活中處處都有會動的線條.請同學們下課的時候繼續找一找還有哪些,看看誰找得最多! |
拓展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 |
關注"566教師資格"官方微信,獲取考前內部資料、考試備考信息等!
教師資格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 微信搜索"566教師資格"
相關推薦:
2016教師資格《小學教育知識》各類試題| 歷年《小學教育知識》真題及答案
2016教師資格《小學綜合素質》模擬試卷 | 《小學教育教學知識》模擬試題
2016年教師資格《小學綜合素質》章節習題匯總 | 教師資格證考試大綱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