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試題 |
第 2 頁:答案及解析 |
三、論述題
13.【知識點】幼兒園以游戲為基本活動的依據。
【參考答案】
(1)游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是幼兒生活的主要內容
在幼兒一日生活中,除了吃飯、睡覺等生活活動外,絕大多數的時間都在游戲。即便是生活、勞動、學習等活動,幼兒也常常是以游戲的形式來進行的,或是將生活、學習、勞動的過程變成游戲活動。可見幼兒喜歡游戲,還喜歡把他們的一切活動游戲化。
(2)游戲是幼兒對生長的適應.符合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
為解決身心發展及其需要在現實中與實際能力之間的矛盾,應讓幼兒創造并參與游戲,到游戲中去滿足需要,適應生長。幼兒身心發展的水平決定了幼兒游戲的水平,幼兒所玩游戲的內容、形式等與其實際身心發展水平是一致的。
(3)游戲是幼兒的自發學習
對幼兒來說,游戲不僅僅是一種消遣。還是幼兒學習的主要方式。幼兒在游戲中學習,在游戲中健康成長。
四、材料分析題
14.【知識點】幼兒同伴關系的發展。
【參考答案】
小明父母的想法不合理,做法欠妥當;案例二中,家長這樣做是有道理的。
對孩子來說。同伴交往對兒童心理發展有無可替代的作用。同伴能提供榜樣作用,幼兒更愿意模仿同齡伙伴。幼兒的情緒具有感染性,看到別的孩子不哭,他也會學著堅強。
同伴關系可以給我們提供榜樣、期待和強化作用,從而使我們形成各種不同的社會行為、觀點和態度。與親子交往相比較,同伴交往中同伴的反饋更真實、自然和及時。幼兒積極、友好的行為,如分享、微笑等。能馬上引發另一幼兒的積極反應,得到肯定性的反饋,而消極、不友好的行為則正好相反。如搶奪、抓人等會馬上引發其他幼兒的方案。或引起相應性的行為。生活中的同伴榜樣與故事中的榜樣共同為幼兒提供了一個可行的行為標準.使其在行為中不斷自我糾正。同伴是幼兒學習的榜樣.老師或家長對責任心強的幼兒積極評價和鼓勵,會激發其他幼兒向他學習的動機。
15.【知識點】幼兒園角色游戲的指導。
【參考答案】
角色游戲是幼兒獨立自主的活動.教師對角色游戲的指導主要體現在幫助幼兒按自己的意愿和想象進行游戲。而不是把教師的意愿強加給幼兒。指導角色游戲的核心問題是如何使教師的指導與幼兒在游戲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結合起來。
本案例中教師按照自己的意愿設計了理發店的游戲角.沒有緊密結合幼兒的生活經驗,不能很好地調動幼兒的主動性、積極性,不是真正意義的角色游戲。
教師在指導幼兒角色時應注意:
對于小班幼兒.教師要根據兒童的生活經驗為其提供種類少、數量多且形狀相似的成型玩具,避免其為爭搶玩具發生糾紛,滿足其平行游戲的需要;以平行游戲法指導游戲,也可以以游戲中的角色身份加入游戲,在與兒童游戲的過程中達到指導的目的;注意規則意識的培養,讓兒童在游戲中逐漸學會獨立。
對于中班幼兒.教師應根據兒童需要提供豐富的游戲材料,鼓勵兒童玩多種主題或相同主題的游戲:注意觀察兒童游戲的情節及發生糾紛的原因,以平行游戲或合作游戲的方式指導;通過游戲講評引導兒童分享游戲經驗.以豐富游戲主題和內容:指導兒童學會并掌握交往技能及規范.促進兒童與同伴交往,使兒童學會在游戲中解決簡單問題。
對于大班幼兒.教師應根據游戲的特點,引導兒童一起準備游戲材料和場地,用多種語言指導游戲。在游戲中培養兒童的獨立性;觀察兒童游戲的種種意圖,給兒童提供開展游戲的練習機會和必要幫助;允許并鼓勵兒童在游戲中進行創造,通過講評讓兒童相互學習。拓展思路,不斷提高角色游戲水平。
五、活動設計題
16.【知識點】健康教育活動設計。
【參考設計】
大班健康活動:胖和瘦
一、設計意圖
新的學期一開始,經過一個月的假期,班上有幾位小朋友的變化很大.我們高興地對有的小朋友說:“恭喜你,你長胖了。”而對另一些孩子我們則皺皺眉頭說:“你怎么又胖了,你怎么又瘦了?”于是,到底是胖好還是瘦好成為近期孩子們關注的話題。分析我班幼兒的身體成長狀況,就能發現存在許多“參差不齊”,有的很胖,有的很瘦。幼兒在飲食方面也存在挑食現象.喜歡吃肉、不喜歡吃蔬菜,并且到了晚上或雙休日還喜歡以“自己的喜好”來填飽肚子.例如吃肯德基、麥當勞、飲料、冰淇淋等。家長也常因嬌慣而滿足幼兒的各種要求。
大班幼兒需要了解自身的身體狀況、關注自己的成長、樹立自我保育意識,因此我設計了本次活動。活動利用不同顏色的圓點來表示幼兒的健康狀況.并請幼兒自己貼到相應的表格中使其了解自身的健康狀況。通過集體討論、多媒體課件和“自助餐”的游戲來幫助幼兒樹立自我保育意識。
二、活動目標
1.通過討論,建立“太胖和太瘦都對身體健康有影響”的意識。
2.學會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初步了解自身成長的需要.知道如何調整自己的行為有利于健康。
3.激發幼兒在同伴面前大膽表達、交流的興趣。
三、活動準備
1.活動前根據“學前幼兒體重標準表”為本班幼兒測量體重:
2.紅、黃、綠三種顏色的表格各一,并根據幼兒體重情況制作三種顏色的圓點卡片。活動前發給幼兒:
3.多媒體課件“來當營養師”:
4.活動前請幼兒畫好各種食品的卡片若干。
四、活動重點
通過幼兒自由辯論,幫助他們正確理解胖和瘦的概念。
五、活動難點
使幼兒了解自身的健康狀況,知道如何調整自己的行為有利于健康。
六、活動過程
(一)介紹節日,引出主題
提問幼兒:今天是10月13日,是世界保健日.你們知道這個節日為什么設立嗎?
(二)大膽表達.各抒己見
引導幼兒運用實例說明自己的觀點,將自己有關胖好還是瘦好的想法在集體中展示、擴散,表明自己的觀點,并嘗試用實例說服同伴。
教師小結:出示“學前幼兒體重標準測量表”,介紹胖瘦有一定的標準.太胖和太瘦都不健康。
(三)了解自身,對癥下藥
(1)出示紅、綠、黃三種顏色的表格,請幼兒根據手中圓點的顏色尋找自己在表中的位置。(紅色表示偏瘦,黃色表示偏胖,綠色表示正常)從而了解自身以及本班幼兒成長的狀況。
(2)集體討論怎樣才能使自己既不胖也不瘦。身體更健康。
(3)“對癥下藥”:運用多媒體課件“來當營養師”,為不同情況的孩子“開處方”。
(四)分組游戲活動。經驗梳理
自助餐:幼兒根據自身情況為自己挑選一份營養合理的美餐。
七、活動延伸
1.請幼兒將已有的經驗運用到生活中去,關注自己的身體特點,堅持健康飲食和鍛煉,并把有關的信息帶給身邊的朋友和家人。
2.鼓勵幼兒繼續搜集資料,研究各種食物所含的營養。
相關推薦:
2016教師資格《幼兒綜合素質》章節習題匯總 | 《幼兒保教知識》全真卷匯總
2016教師資格《幼兒保教知識》章節習題匯總 | 《幼兒園綜合素質》考點匯總
2016教師資格《幼兒綜合素質》各類試題匯總 | 《幼兒保教知識》各類試題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