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模擬試卷 |
第 3 頁:答案及解析 |
一、單項選擇題
1.【答案】D。解析:U盤既不是輸入設備,也不是輸出設備,其實質是外存儲器,用來存儲數據的。
2.【答案】C。解析:信息具有生命周期,其價值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改變,因此信息的效用以信息價值為前提,信息需要不斷更新。這體現了信息的時效性。
3.【答案】B。解析: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通過類的繼承與派生機制以及多態性特性,提高了軟件代碼的可重用性。
4.【答案】B。解析:網絡操作系統(NOS)是網絡的心臟和靈魂,是向網絡計算機提供服務的特殊的操作系統。它在計算機操作系統下工作,使計算機操作系統增加了網絡操作所需要的能力。
5.【答案】B。解析:信息處理過程中,負責CPU、存儲設備、輸入輸出設備之間的連線是數據線和控制線。
6.【答案】C。解析:BMP(全稱Bitmap)是Windows操作系統中的標準圖像文件格式,即位圖;gif是我們常說的動態圖片;JPEG(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是由國際標準組織和國際電話電報咨詢委員會為靜態圖像所建立的第一個國際數字圖像壓縮標準,也是至今一直在使用的、應用最廣的圖像壓縮標準;psd為Photo—shop專用文件。
7.【答案】B。解析:上網沖浪,就是上網的意思。包含瀏覽網頁、看電影、聽音樂、下載等。這里所用到的協議是HTTP;FTP是文件傳送協議;SMTP是簡單郵件傳輸協議;POP3是郵局協議。
8.【答案】D。解析:文件大小(單位Byte)=(量化單位數×采樣頻率×聲道數×持續時間)/8,所以,質量好環與聲道、量化數、采樣頻率等成正比。
9.【答案】B。解析:在Word中要打印文件,首先應連接打印機并安裝打印驅動程序,然后對打印機進行設置。而進行打印預覽則不是必須要做的。
10.【答案】C。解析:收集無版權限制的軟件,與志趣相投的網友共享符合網絡文明公約。故選擇C。
11.【答案】C。解析:完整的計算機系統包括硬件和軟件系統,軟件系統包括系統軟件和應用軟件,考生應注意這三種問法的區別與聯系。
12.【答案】C。
13.【答案】D。解析:保存整個網頁內容的操作方法為:瀏覽網頁→在瀏覽器中選擇“文件”→“另存為”命令選擇保存位置,設置保存類型為:Web頁,全部(*.htm;*.html)命名并保存。
14.【答案】B。解析:按照VB的語法規則,可知答案為B,本題考查VB的基本語法規則。
15.【答案】B。解析:當X≥5時,條件應當是Y=-(5-x),化簡即為Y=X-5。
二、簡答題
16.【參考答案】
(1)將學生數據表按“性別”字段排序;
(2)選擇整個學生數據表或選擇學生數據表中任意單元格;
(3)選擇“數據”菜單的“分類匯總”項,打開“分類匯總”對話框;
(4)在“分組匯總字段”框中,選擇“性別”字段;
(5)在“匯總方式”框中選擇“求平均值”項:
(6)在“增加分類匯總位置”框中選擇“成績”字段,單擊“確定”按鈕。
17.【參考答案】
操作系統的五大管理功能:
(1)作業管理:包括任務、界面管理、人機交互、圖形界面、語音控制和虛擬現實等。
(2)文件管理:又稱為信息管理。
(3)存儲管理:實質是對存儲“空間”的管理,主要指對主存的管理。
(4)設備管理:實質是對硬件設備的管理,其中包括對輸入輸出設備的分配、啟動、完成和回收。
(5)進程管理:實質上是對處理機執行“時間”的管理,即如何將CPU真正合理地分配給每個任務。
18.【參考答案】
作品評價法是由學生根據所學知識(軟件)創作一個作品,教師再根據作品對學生的認知、技能和情感等方面作出客觀公正的評價。作品評價的目的是為課堂教學服務,通過對學生作品的評價檢驗教學效果,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發展學生個性、拓展學生思維、培養學生創造能力。
對于作品評價的實施。首先要建立合理的分層評價體系,即在完成基本的操作和技能的基礎上。對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要求和評價。其次。根據新課改所提倡的評價觀,采用多元評價,運用靈活的自評、小組互評、班內互評、教師評價等多種形式結合,突出發展性評價,注重過程性評價的價值,使評價真正發揮作用,更好地促進學生的發展。
三、案例分析題
19.【參考答案】
(1)在學生評價賞析優秀作品和點評同伴作品的時候使用了發展性評價中的同伴評議方式;在制作作品的過程中應用了評價量規(評定量表)的方式。
(2)在賞析作品的時候評價主體包括學生、教師;在評價量規制定的過程中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在作品匯報階段評價主體包括教師、學生,采用組內自評、同伴評價、教師評價等多種評價方式。
(3)評價量規的制定和應用體現了教學評價的目標導向功能和教學提高功能;“兩點肯定、一個疑問(或建議)”評價要求體現了發展性評價的原則等。
20.【參考答案】
(1)知識與技能目標:能夠舉例說明搜索引擎的功能與特征;能提煉關鍵詞檢索信息。
過程與方法目標:能夠根據信息需求和條件,選擇適當的信息獲取方式獲取信息;能夠根據信息需求,選擇適當的搜索引擎和搜索技巧獲取信息;能夠通過不同信息源的比較,甄別所搜索信息的真偽。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感悟信息獲取與搜索引擎對社會生活的影響作用。
(2)這個案例貼近社會生活且邏輯清晰,從一個基本任務開始,層層深入地帶領學生全面了解日本大地震相關的很多信息。但是,教師在設計上述三個任務時,所提示的獲取信息的方式皆為以關鍵字在搜索引擎中進行檢索,在搜索技巧上并無差異,屬于同質任務。因此,任務設計時需要區分兩種“邏輯”,一是了解一個問題可以層層深入,二是培養問題解決能力的過程也需要層層深入,兩者不可等同。當我們以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為目標時.就必須考慮我們的任務是否隱含了不同層次的解決問題的技能或能力,如果缺少這種層次感,在學生能力培養上便是同質任務的低水平重復。
教師資格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 微信搜索"566教師資格"
相關推薦:
2016年中小學教師資格模擬試題匯總(各科目)|各科目章節習題匯總
2016教師資格《中學教育知識》提分卷 | 《中學教育知識能力》各類試題
2016教師資格《中學綜合素質》模擬卷 |《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模擬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