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模擬試題 |
第 5 頁:答案及解析 |
1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規定教師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學校、其他教育機構或者教育行政部門給予行政處分或者解雇。不符合規定情形的是( )。
A.品行不良、侮辱學生,影響惡劣的
B.經常罰站學生.經教育不改的
C.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學任務給教育教學工作造成損失的
D.連續三年教學業績排在末位的
12.以下( )屬于《兒童權利公約》規定的四大權利。
A.安全權利
B.人身權利
C.保護權利
D.優先權利
13.對于3—6歲的兒童,教師“養護者”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很多老師卻片面地認為,所謂的“養護者”,就是照顧好孩子的吃、喝、拉、撒、睡。這樣的觀點是違背了哪一條教師職業道德要求?( )
A.關愛幼兒
B.愛崗敬業
C.為人師表
D.愛國守法
14.某小班班主任老師在工作中處處站在家長的立場上進行思考,認真細致地做好家長工作。通過家園聯系欄和開放活動、班級博客等和家長溝通交流,讓家長及時了解幼兒園和班級的各項活動。這位老師做到了( )的要求。
A.家園共育
B.熱愛學生
C.為人師表
D.愛崗敬業
15.臨近六一,高高興興地去接孩子放學,李女士卻撞見孩子遭老師呵斥而流淚的場景。另一位家長的“善意提醒”讓她恍然大悟:“一定要給老師送禮!如果不送,你的孩子就會遭冷遇,這是行規。”面對這樣的行規,下列教師行為不正確的是( )。
A.教師應獨善其身,做到廉潔從教
B.理解家長的一片苦心,講清其中利弊關系
C.抵制各種誘惑,和家長保持健康的關系
D.中國向來是禮儀之邦,可以接受家長送的禮物
16.有的幼兒由于過于緊張回答不出問題時,李老師就會讓她先坐下來平靜一下,語氣溫和地對小朋友說:“沒關系.以后經常鍛煉鍛煉就好了。”這表明李老師能夠遵守( )規范的基本要求。
A.思想行為
B.教學行為
C.人際行為
D.言語行為
17.明確規定日本侵占的中國東北三省、臺灣和澎湖列島必須在“二戰”后歸還中國的重要國際會議是( )。
A.德黑蘭會議
B.雅爾塔會議
C.開羅會議
D.波茨坦會議
18.下列選項中,對作品與作家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湯顯祖,明代雜劇家,代表作為《牡丹亭》
B.曹禺、夏衍是我國現代著名的劇作家
C.塞萬提斯,西班牙作家,著有《魯濱遜漂流記》
D.《老人和海》的作者是美國作家海明威
19.下列選項中,被老舍評價為“鬼狐有性格,笑罵成文章”的作品是( )。
A.《西游記》
B.《封神演義》
C.《聊齋志異》
D.《山海經》
20.下列選項中,作家與作品對應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酈道元—《水經注》
B.司馬光—《資治通鑒》
C.沈括—《夢溪筆談》
D.李時珍—《天工開物》
教師資格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 微信搜索"考試吧教師資格"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