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材料分析題1 |
第 2 頁:材料分析題2 |
第 3 頁:材料分析題3 |
第 4 頁:材料分析題4 |
第 5 頁:材料分析題5 |
1.幼兒園的樂樂留著長頭發,但從不扎辮子,即使是天氣很熱的夏天也是這樣,李老師注意到樂樂的頭上已經熱得長起了痱子。一天,李老師對樂樂說: “樂樂,天氣熱了,老師幫你把頭發扎起來好嗎?你看你都長痱子了。 ”邊說邊幫樂樂扎頭發。看到樂樂脖子的一瞬間,李老師明白了,原來是因為樂樂的脖子上有個大傷疤。看著樂樂含著眼淚的眼睛,李老師感到一陣心疼,她趕快幫樂樂 把頭發放下來,并安慰她說: “對不起,寶貝!沒關系,咱們不扎辮子了。要是太熱了就告訴老師,老師給你扇扇子。 ”李老師心想:要找個兩全其美的辦法,讓樂樂不至于熱得長痱子,又可以保護樂樂的小隱私。 問題:請從教師職業道德的角度,評價李老師的教育行為。
2.小雅是幼兒園小班的學生。聰明好動,學習習慣差,經常不完成家庭作業,編一些謊話騙老師;平時以自我為中心,經常跟同學發生糾紛;教師與她交流也常支支吾吾或者不理。小雅的教師便跟她父母聯系,可每次都是保姆接電話,說他們工作比較忙,沒在家;幼兒園組織的 “家長沙龍”活動他們也總是缺席,接送小雅上下學的事情全由保姆負責。 根據上述材料,談談家園合作及其重要性。
3.波波非常喜歡吃桔子,一天波波趁媽媽不注意,偷偷地將一籃橘子全部吃光。結果由于吃得太多,波波出現了嘔吐癥狀,一直吐橘子瓣。波波的幼兒園老師李老師與波波家是鄰居,她知道這件事情后,在第二天的課堂上,為了警醒其他幼兒,當著波波的面將波波吐橘子瓣的事情說得繪聲繪色,引得同學們一直哈哈大笑,而波波只得低著頭被老師和同學嘲笑。從此以后同學們給波波起了個 “橘子瓣”的外號。問題:請從教師職業道德的角度,分析李老師的行為。
答案:
1.[參考答案]李老師的行為體現了 “關愛學生”的教師職業道德規范,“關愛學生”要求教師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對學生嚴慈相濟.做學生良師益友。保護學生安全,關心學生健康,維護學生權益。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材料中李老師觀察到樂樂熱得長了痱子,幫樂樂扎辮子,體現了她關心學生健康;但后來看到樂樂脖子上的傷疤,理解了樂樂為什么不扎辮子的原因,立刻向樂樂道歉-并安慰樂樂,幫她想辦法.均體現了李老師尊重學生,保護學生人格尊嚴的職業道德。
2.[參考答案]家園合作是指幼兒園和家庭都把自己當作促進兒童發展的主體。雙方積極主動地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共同促進兒童的身心發展。家園合作對于幼兒教育質量的提升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樹立科學的家庭教育觀、有利于指導家長的家庭教育、有利于開發幼兒教育資源、有利于教師和家長的溝通、有利于幼兒園保教管理。
家庭和幼兒園是影響幼兒發展最主要的兩大環境.家長和教師分別是這兩大環境的施教者。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也是終身教師。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經常的、牢固而深刻的,孩子在家長的關愛中認識世界,在家長的行為中潛移默化。就像材料中的小雅.父母忙于工作.缺少對她的關注,接送上下學均由保姆負責,學校活動也不參加,這勢必都會影響小雅的性格,而教師要想對她有全面的了解.就需要取得小雅父母的合作,這樣才能針對小雅的問題,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同時,家長也應該意識到孩子的教育不僅僅是教師的工作,自己也是孩子教育的主體,自己有責任與老師、幼兒園合作。共同培養孩子全面發展。不能像材料中小雅的父母那樣,因為工作忙,就忽視了對孩子的教育與陪伴。
家園合作是一種雙向互動活動,幼兒園與家長作為教育者,都是對幼兒實施教育、促進發展的教育主體,只有密切教師與家長的聯系,在合作中不斷更新教育觀念,在溝通中相互切磋教育方法,形成教育合力,才能使幼兒健康快樂成長。
3.[參考答案]該案例中的李老師違反了《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中對于 “關愛學生”的相關要求。關愛學生,要求教師“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對學生嚴慈相濟,做學生良師益友。保護學生安全,關心學生健康,維護學生權益。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
材料中的李老師的做法,是不尊重學生人格的表現,損害了波波的自尊心.不利于波波身心的健康發展。
教師資格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 微信搜索"考試吧教師資格"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