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苗苗認為,班級管理制度應該符合全班所有的學生,如果不符合就應該修改。根據科爾伯格的理論,苗苗處于道德發展的哪一個階段?( )
A.尋求認可取向階段
B.遵守法規取向階段
C.社會契約取向階段
D.普遍倫理取向階段
參考答案:
C
參考解析:處于社會契約取向階段的兒童青少年認為,法律與道德規范是大家共同約定的,也是可以改變的。人人都有遵守法律的義務,但如果法律以犧牲人類權利和尊嚴為代價,則應該予以修改完善。該階段的兒童青少年更多關注個人的生命、自由和尊嚴。故本題選C。
2.在學生的品德發展中起著主導作用的是( )。
A.家庭教育
B.學校教育
C.社會教育
D.同伴群體
參考答案:
B
參考解析:影響品德發展的外部因素有:家庭、學校教育、社會因素、同伴群體;內部因素有:認知失調、態度定勢、道德認知。其中,學校教育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地對學生品德發展施加影響的過程,在學生品德發展中起著主導作用。學校教育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地對學生品德發展施加影響的過程,在學生品德發展中起著主導作用。
3.堅持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指導,體現了什么德育原則?( )。
A.方向性原則
B.知行統一原則
C.教育一致性原則
D.連貫性原則
參考答案:
A
參考解析:方向性原則是指德育工作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指導學生向正確的方向發展。這一原則是依據社會主義教育的性質和目的提出來的,是我黨長期以來的思想政治工作經驗的總結,是社會主義學校德育區別于剝削階級學校德育的根本標志。結合題干可知本題選A。
4.下列關于中學生品德發展的特點,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形成道德信念與道德理想
B.自我意識增強
C.品德結構更為完善
D.初中階段品德發展趨向成熟
參考答案:
D
參考解析:初中階段品德發展具有動蕩性,相對于初中生,高中生的倫理道德發展具有成熟性,高中階段品德發展趨向成熟。
5.皮亞杰認為,在兒童道德發展的過程中,( )是一個分水嶺。
A.6歲
B.8歲
C.10歲
D.12歲
參考答案:
C
參考解析:皮亞杰認為在兒童道德發展的過程中,10歲是一個分水嶺,10歲前兒童對道德的思維判斷主要根據他人設定的外在標準,也就是他律道德;10歲后兒童對此判斷多依據自己內心標準,即自律道德。
相關推薦:
2021年教師資格證考試真題答案 ※ 萬題庫估分 ※ 微信對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