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些學生雖然知道道德規范,也愿意遵守,但卻受個人欲望的支配,不能抗拒誘惑,結果做出違反道德規范的事。其主要原因是這些學生( )。
A.缺乏正確的道德認識
B.缺乏良好的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薄弱
D.沒有掌握正確的道德行為方式
參考答案:
C
參考解析:一般來說,品德主要是由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為四種心理成分構成的。道德認識亦稱道德觀念,是對道德規范及其執行意義的認識,它主要是指一個人面對矛盾沖突的情境能自覺地意識到是非善惡,進而能就行動做出縝密的抉擇。道德情感就是伴隨著道德觀念而出現的一種內心體驗,是直覺的、想象的、倫理的道德情感。道德意志是一個人自覺地調節行為,克服困難,以實現一定道德目的的心理過程,通常表現為一個人的信心、決心和恒心。道德行為是個體在一定的道德認識指引和道德情感激勵下所表現出來的對他人或社會具有道德意義的行為。題干中學生不能抗拒誘惑,結果做出了違反道德規范的事,正是道德意志薄弱的表現。
2.學生從道德上理解道德規范并不很難,但是要真正把這種要求轉化為個人的道德需要,形成道德信念,就必須經過道德實踐的親身體驗,其中轉化的“催化劑”是( )。
A.道德動機
B.道德評價
C.積極的道德情感
D.道德行為習慣
參考答案:
C
參考解析:通過道德教育,學生基本上都能形成正確的道德認識,但要內化為自覺的道德要求,并轉化為正確的道德行為,就需要積極的道德情感的激發。學生只有對某一認識產生情感,具有強烈的愛憎、好惡,才會對這一道德認識或追求,或舍棄;如果學生冷漠,缺乏熱情,在行為上就不會表現出強烈的反應。故本題選C。
3.說服教育法的方式有語言文字說服和( )。
A.事實說服
B.理論說服
C.直接說服
D.間接說服
參考答案:
A
參考解析:說服教育法是通過擺事實、講道理,使學生提高認識、形成正確觀點的方法。說服教育法可以分為兩類:(1)語言文字說服。如講解、報告、談話、辯論、指導閱讀等。(2)事實說服。如參觀、訪問、調查等。事實說服可以使學生感受社會生活,用具體生動、具有說服力的典型事例提高說服的效果。
4.學校德育對政治、經濟、文化產生影響的功能是( )。
A.發展性功能
B.個體性功能
C.教育性功能
D.社會性功能
參考答案:
D
參考解析:德育的功能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1)個體性功能,主要包括生存性功能、發展性功能和享用性功能;(2)社會性功能,主要包括德育的政治功能、經濟功能以及文化功能。所以學校德育對政治、經濟、文化產生影響的功能是社會性功能。
5.下列不屬于影響品德發展的內部因素的是( )。
A.認知失調
B.學校教育
C.態度定勢
D.道德認知
參考答案:
B
參考解析:影響品德發展的外部因素有:家庭、學校教育、社會因素、同伴群體;內部因素有:認知失調、態度定勢、道德認知。故本題選B。
相關推薦:
2021年教師資格證考試真題答案 ※ 萬題庫估分 ※ 微信對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