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教育學真題回憶(只有10個選擇題和1個填空題不完全記得)
(全靠回憶,遣詞造句不一定完全一樣,但答案和大概題干沒有記錯)
一、選擇題(15題,每小題2分,共30分):
我國最早的專科學校要追溯到東漢末年的(鴻都門學)。
1、我國也是人類歷史上最早出現的專門路數教育問題的著作是(《學記》。)
2、小學生的教育多運用直觀教學,中學生可運用抽象教學,這是因為個體身心發展具有(個別差異性)的規律。
3、馬克思關于人的全面發展學說認為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唯一方法和根本途徑是(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
4、教師不可辱罵、體罰、變相體罰學生,是因為學生具有(人格尊嚴權)。
5、指一個測驗能測出它所要測量的屬性和特點的程度,是測驗的(效度)。
6、培養人的人生觀、世界觀等方面的教育,是德育的(思想)教育。
7、下列(英國)的學校行政管理模式是采取中央與地方合作制的。
【備選項有:加拿大、美國、法國、英國。】
8、埃德加·富爾在其(《學會生存》)一書中對“終身教育”加以確定。
9、教學方法改革中的發現教學是(布魯納)提出的。
10、第一次提出教育服務于社會與服務于個人閑暇生活的是(亞里士多德)。
二、填空題:(20個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1、教育是人類通過有意識地影響人的(身心發展)從而影響自身發展的社會實踐活動。
2、普通教育學任務包括理論建設和(實踐應用)。
3、近代最早的一步教育學專著的作者是(夸美紐斯)。
4、與赫爾巴特的教育學形成對比的,應首推美國教育家杜威的( )理論。
5、教育相對獨立于政治經濟制度,體現在政治經濟制度對教育的作用是有限度的,政治經濟制度對教育的作用具有(雙重性)。第三章P50
6、教育目的的層次分為國家的教育目的、各級各類學校的培養目標和教師的(教學目標)。
7、教師的教育專業素養包括先進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和一定的(研究能力)。
8、師生關系在教學內容上是授受關系,在道德上是(促進)關系。
9、教師的領導方式有權威型、民主型、(放任型)。
10、教師就某一思想道德問題與學生進行交流,以使學生明白事理的方法,叫(談話法)。
11、課程評價的模式有目標評價模式、CIPP模式和(目的游離)評價模式。
12、教學過程有(激發學習動機)、領會知識、鞏固知識、運用知識、檢查知識。
13、教學工作中的中心環節是(上課)。
14、教學策略有內容型、形式型、綜合型和(方法)型。
15、構成思想品德的四個基本因素是(知)、情、意、行。
16、制約課程的關鍵因素有社會、兒童和( )。
17、學校教育具有可控性、相對穩定性、(專門性)。
18、教育目的體現了社會本位論、(個人)本位論
19、正規教育的主要標志是近代以(學校教育)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稱制度化教育。
20、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具有不穩定性。。。。。。(不太記得了)
三、問答題:(每小題5分,共6個,總分30分)
1、與原始社會和古代學校教育的特征相比,現代教育具有哪些特點?
答:具有鮮明的生產性
逐步走上了大眾化道路
內容日益科學化
班級授課制成為教學的基本組織形式
形成了比較完備的教育系統
2、生產力對教育的決定作用體現在哪些方面?
答:⑴生產力的發展為教育的發展提供基礎性條件(人力與時間和才力與物力).
、粕a力的發展水平決定教育的規模和速度.
、巧a力發展水平對人才培養的規格和教育結構有制約的作用.
、壬a力發展水平對教育的內容手段和組織形式的改革有決定作用.
3、教科書的編寫遵循什么原則?第七章p163
答:⑴按照不同學科的特點,體現科學性與思想性。
、茝娬{不同的基礎性。
、窃诒WC科學性的前提下,教材還要考慮到我國社會發展現實水平和教育現狀,必須注意到基本教材對大多數學生和大多數學校的適用性。
、群侠眢w現各科知識的邏輯順序和受教育者學習的心理順序。
、杉骖櫷荒昙壐鏖T學科內同之間的關系和同一學科各年級教材之間的銜接。
4、中學教學方法的特點?p206
(1)師生之間在運用教學方法時的互動和聯系加強
(2)指導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方法逐步增加
(3)多種方法的綜合運用和相互配合
5、世界課程改革的趨勢?
答:課程結構日趨合理化
課程內容日趨綜合化
課程形式日趨多樣化
6、班級授課制的優點是什么?【第9章】p213
(1)有利于經濟有效地、大面積地培養人才。
(2)有利于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3)有利于發揮班集體的教育作用。
四、論述題(2個題,每題10分,共20分)【只回憶大概內容】
1、某學校一宿舍燈不亮了,學生請了電工,原來是燈泡壞了,電工換了燈泡就行了。學生說,原來是燈泡壞了。不久,燈泡又不亮了,學生檢查不出原因,又請來電工,電工檢查出是保險絲燒壞了。學生說:在物理課上我們也學過這些知識,為什么就不會運用呢?請運用掌握知識與發展能力的理論,分析此例。p189-p190
2、一位教師說他的學生太不懂事,不打他,他就老犯錯。學生卻說,老師把我們管得像犯人,有時候我們躲著她,即便知道錯了,我們也要與她作對。運用德育原則的理論,分析此題。p244-p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