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2 頁:多項選擇題 |
第 3 頁:判斷題;簡答題;案例分析題;論述題 |
第 4 頁:參考答案 |
河南省2005年教師職業素質和技能考試試卷(A)
(使用范圍:初級中學 教師資格)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在每小題的四個選項中選出一個正確答案,請將正確選項前的字母填在題后的括號內,選對得1分,選錯或不選得0分。
1.“產婆術”這一啟發式教學方式的創造者是 ( )
A.孔子
B.柏拉圖
C.蘇格拉底
D.亞里士多德
2.義務教育就是 ( )
A.強迫教育
B.小學教育
C.大學教育
D.中等教育
3.教育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是 ( )
A.教育內容
B.教育質量
C.教育目的
D.教育方針
4.少年期的年齡階段指的是 ( )
A.6、7歲~11、12歲
B.11、12歲~14、15歲
C.14、15歲~17、18歲
D.17、18歲~25歲
5.“個體在知覺、思維、記憶和解決問題等認知活動中加工和組織信息時所顯示出來的獨特而穩定的風格”稱為 ( )
A.人格
B.認知方式
C.學習方式
D.學習策略
6.研究表明,要獲得最佳的記憶效果,學習程度需達到 ( )
A.50%
B.100%
C.150%
D.200%
7.在19課程或教學活動結束后進行的教學評價屬于 ( )
A.配置性評價
B.診斷性評價
C.形成性評價
D.總結性評價
8.教師的天職是 ( )
A.愛學生
B.愛事業
C.愛家庭
D.愛社會
9.對教師職業道德評價的根本依據是 ( )
A.班級升學率
B.教師講課水平
C.教師科研水平
D.動機與效果的辯證統一
10.相對于教育政策而言,教育法更具 ( )
A.前瞻性
B.穩定性
C.時效性
D.靈活性
11.負責初中教師資格認定的教育行政部門是 ( )
A。鄉級教育行政部門
B.縣級教育行政部門
C.市級教育行政部門
D.省級教育行政部門
12.體態語言不能在教學信息傳遞占主導地位,是因為它 ( )
A.稍縱即逝
B.表意不準
C.難以重復
D.直觀性差
13.教師要求學生在課堂上欲發言時先舉手,這是 ( )
A.課堂提問的一個環節,不可缺少
B.課堂常規管理行為,有助于穩定課堂秩序
C.與教師個人好惡有關的行為,不宜統一要求
D.激勵學生的行為,有助于活躍課堂氣氛
14.“沒有英雄的時代也很難造就一代英雄”是強調 ( )
A.教師的權威
B.榜樣的作用
C.領導的權威
D.社會的作用
15.馬卡連柯認為,適宜作為“教育主體”的是 ( )
A.學生個體
B.學生集體
C.教師個體
D.教師集體
16.“教學方法”的現代化最為明顯的標志是 ( )
A.自動教學機器
B.程序教學機器
C.電視、電影
D.計算機輔助教學
17.課堂教學結構設計的重點環節是 ( )
A.組織教學
B.檢查復習
C.學習新教材
D.鞏固新教材
18.情境教學法的創建者是江蘇省特級教師 ( )
A.劉京海
B.李吉林
C.邱學華
D.倪谷音
19.以被評對象的過去為基準,與現在相比較,或者以被評價對象具有的幾個方面中的一個方面為基礎,其他方面與這個方面進行比較。這種評價被稱之為( )
A.相對評價
B.絕對評價
C.準備性評價
D.個體內容差異評價
20.教學研究中,實驗法的種類很多,教學實驗一般采用 ( )
A.創新性實驗
D.驗證性實驗
C.實驗室實驗
D.自然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