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2 頁:多項選擇題 |
第 3 頁:判斷題;簡答題;案例分析題;論述題 |
第 4 頁:參考答案 |
河南省2005年教師職業素質和技能考試試卷(A)
參考答案、評分標準及說明
(使用范圍:初級中學教師資格)
一、單項選擇題
題號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答案 |
C |
A |
C |
B |
B |
C |
D |
A |
D |
B |
題號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答案 |
B |
B |
B |
B |
B |
D |
C |
B |
D |
D |
二、多項選擇題
題號 |
1 |
2 |
3 |
4 |
5 |
答案 |
BD |
ABE |
ABCDE |
ACD |
ADE |
題號 |
6 |
7 |
8 |
9 |
10 |
答案 |
BCE |
BCD |
ABD |
ABCDE |
AB |
三、判斷題
題號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答案 |
√ |
× |
√ |
√ |
√ |
× |
× |
√ |
× |
× |
題.號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答案 |
× |
√ |
√ |
× |
× |
√ |
√ |
× |
× |
√ |
四、簡答題
1.答案要點:(1)講授內容要有科學性、系統系和思想性。(2)注意啟發。(3)講究語言藝術。
2.答案要點:(1)目標評價模式:以目標為中心而展開,是在“泰勒原理”和“課程原理的基礎上形成的。(2)目的游離評價模式:美國學者斯克里文針對目標評價模式的缺點提出來的。(3)背景、輸入、過程、成果評價模式。
3.答案要點:(1)配合運用正例和反例。(2)正確運用變式。(3)科學地進行比較。(4)啟發學生進行自覺概括。
4.答案要點:(1)精選教材。(2)合理編排教學內容。(3)合理編排教學程序。(4)教授學習策略,提高遷移意識性。
5.答案要點:(1)肯定優點。(2)指出缺陷。(3)提出希望或表示信任。(4)有文采且不超過40字。
6.答案要點:(1)揚長原則。(2)對事不對人原則。(3)潛移默化原則。(4)合力原則。(5)可接受性原則。,(6)犏愛后進生原則。
五、案例分析題
1.答案要點:(1)張老師的做法違反了依法執教這一職業道德基本規范。(2)依法執教是指教師在職業活動中,必須嚴格依照憲法和法律來規范自己的言行,享有憲法和法律賦予的各種權利,承擔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3)依法執教是教師堅持正確職業行為策略的保證,是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對教師職業的必然要求,是教師自身生存發展的基本要求。(4)依法執教要求教師認真學習和宣傳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堅決擁護和貫徹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和基本綱領,認真貫徹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要知法、懂法、守法、自覺增強法律意識。
2.答案要點:班主任的這種做法不妥。(1)學生甲是限制行為能力人,且沒有獨立經濟能力。(2)按照《:民法通則》第十二條規定,學生甲可以進行與他的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3)班主任在學生甲提出借款事宜時,應當考慮其是否具有民事行為能力,應當征得其監護人的同意方可辦理借款事宜。
六、論述題
1.答案要點:問題:(1)班主任對班級管理的方式偏重于專斷型。長期以來,我國實施的是“應試教育”,分數和排名是學校和教師工作業績的衡量指標,這導致了高度重視課堂教學,重視考試成績,而忽視學生的內在需求。班主任一直從事程式化的教育教學工作。他們最關心的是兩件事:一是如何使學生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確保班級的成績在學校中的排名。二是讓學生服從老師,以維護教師的權威不受侵害,使學生服從教師指揮,學生必須被動地按照教師的要求去做。缺乏自主性。(2)班級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的程度低,在班級中設置班干部,旨在培養學生的民主意識和民主作風,學會自治自理。然而很多中小學的班干部相對圊定。使一些學生養成了“干部作風”,不能平等地對待同學,而多數學生卻缺少機會,學生在社會環境及部分家長影響下,往往把班干部看成榮譽的象征,多數學生在班級管理中缺乏自主性。改革思路:(1)轉變觀念。(2)民主化、個性化。(3)加強制度建設。
2.答案要點:(1)創設問題情境,實施啟發式教學。要想實施啟發式教學,關鍵在于創設問題情境。所謂問題情境,指的是具有一定難度。需要學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學習情境。(2)根據作業難度,恰當控制動機水平。①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中等程度的動機激起水平 最有利于學習效果的提高。②對教學的啟示。教師在教學時,要根據學習任務的不同難度,恰當控制學生學習動機的激起程度。(3)充分利用反饋信息,妥善進行獎懲。①反饋信息對學習結 果的影響。一方面學習者可以根據反饋信息調整學習活動,改進學習策略;另一放面學習者為了取得良好的成績或避免再犯錯誤而增加了學習動機,從而保持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⑦獎懲適度。獎懲使用不當會產生消極作用。(4)正確指導歸因,促使學生繼續努力。①歸因方式對學習 動機的影響。②歸因方式的不同對學校教育工作的實際意義。
3.答案要點:(1)“四個學會”這種教育理念是為了適應21世紀社會政治經濟科技的發展所 提出的,它是學習社會的四大支柱,反映了素質教育的實質。教師在教書育人工作中。應當始終 遵循這種理念,使廣大青少年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成為21世紀學習社會的主人。(2)學 會求知就是“學會學習”。教師應從知識的傳播者向學習的激發者、組織者和引導者轉化。(3)學會做事就是“學會適應社會的綜合能力”。教師應從教會某種職業的實際技能轉向注重培養適 應社會的綜合能力。(4)學會共處就是學會共同生活、學會與他人合作。這是建設和諧社會的 基礎。(5)學會做人是建立在前三種學習基礎之上的一種基本過程。是教育和學習的根本目標。 是我們追求的教育目標和終身學習的最終目標。(6)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共處,學會做人是互相聯系、互相滲透、不可分割的整體。是新時期教書育人工作始終應遵循的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