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一、單項選擇題 |
第 2 頁:二、多項選擇退 |
第 3 頁:三、是非判斷題 |
第 4 頁:四、情境分析題 |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
1、在學校教育中,起關鍵作用的是【B】。
A、教學媒體
B、教師
C、學生
D、教學環境
【答案解析】:學校教育需要按照特定的教學目標來最有效地組織教學,教師在其中起著關鍵的作用。
2、只能進行自我中心思維的兒童,其認知發展處于【A】。
A、前運算階級
B、感知運動階段
C、具體運算階段
D、形式運算階段
【答案解析】:自我中心是前運算階段的兒童思維的典型特點。
3、桑代克的學習理論被稱為【A】。
A、嘗試—錯誤說
B、認知—發現理論
C、聯結—認知理論
D、有意義接受學習論
【答案解析】:桑代克的學習理論被稱為嘗試—錯誤說。
4、唯一得到心理學家公認的動機劃分方法是【C】。
A、學習動機內容的社會意義
B、學習動機的作用與學習活動的關系
C、學習動機的動力來源
D、學習動機的理論
【答案解析】:學習動機的動力來源,是所有的動機劃分方法中,唯一得到心理學家公認的,而且對教育實踐具有相當重要的應用價值。
5、一種學習中所習得的一般原理、原則和態度對另一種具體內容學習的影響,這種遷移是【D】。
A、正遷移
B、橫向遷移
C、特殊成分遷移
D、非特殊成分遷移
【答案解析】:一般遷移也稱普遍遷移、非特殊遷移,是將一種學習中習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態度等遷移到其他學習中去。
6、教師在講課過程中聲音要洪亮,所依據的感知規律是【A】。
A、強度律
B、差異律
C、活動律
D、組合律
【答案解析】:教師在講課過程中聲音要洪亮,所依據的感知規律是強度律。
7、技能形成的必要條件是【D】。
A、學校教育WWw.KaO8.CC
B、知識
C、遷移
D、應用
【答案解析】:應用是技能形成的必要條件。
8、從完整的問題解決過程來看,【C】是首要環節。
A、理解問題
B、提出假設
C、發現問題
D、檢驗假設
【答案解析】:發現問題是首要環節。
9、心理衛生教育最適宜的時期是【B】。
A、幼兒階段
B、小學階段
C、初中階段
D、高中階段
【答案解析】:學齡期兒童是心身發展可塑性最強的時期,小學階段是心理衛生教育最適宜的時期。
10、奠定兒童人格和心理健康基礎的是【C】。
A、社會
B、家庭
C、學校
D、教師
11、所謂的及時復習,應該是指【A】。
A、在學習結束立刻復習
B、一周之后復習
C、考試前復習
D、當天復習
【答案解析】:學習20分鐘之后,遺忘達42%,所以應當在學習結束立刻復習。
12、應遵循形象化、組織化與聯想化三條原則的學習策略是一種【C】。
A、復習策略
B、群集策略
C、形象聯想策略
D、元認知策略
【答案解析】:形象聯想策略要遵循形象化、組織化與聯想化三條原則。
13、“利用紅色可以做什么”屬于【D】發散思維。
A、用途擴散
B、結構擴散
C、方法擴散
D、形態擴散
【答案解析】:形態擴散是以事物的形態為擴散點,設計出利用某種形態的可能性。
14、目的是對課程、教學方法及學生培養方案作出決策的活動是【C】。
A、教學計劃
B、教學過程
C、教學評價
D、教學設計
【答案解析】:通過教學評價對課程、教學方法及學生培養方案作出決策提供依據。
15、專家型教師的課時計劃簡單、靈活,以【A】為中心,并有預見性。
A、學生
B、教師
C、教材
D、教師思想
【答案解析】:專家型教師關注的是學生,所以他們的教學是以學生為中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