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一、單項選擇題 |
第 2 頁:二、多項選擇退 |
第 3 頁:三、是非判斷題 |
第 4 頁:四、情境分析題 |
三、是非判斷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1分,共15分)
1、教師的角色是多樣的,心理學家認為,教師要充當知識傳授者、團體的領導者、模范公民、紀律的維護者、家長的代理人、親密朋友、心理輔導者等諸種角色。【√】
2、從實施教學評價的時機而言,有常模參照評價和標準參照評價之分。【×】
【答案解析】:常模參照評價和標準參照評價是從教學評價資料的處理方式角度劃分的,從實施教學評價的時機而言,有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之分。
3、班級、小組、少先隊屬于正式群體。【√】
4、皮亞杰等人將教學目標分為認知、情感和動作技能三大領域。【×】
【答案解析】:布盧姆等人將教學目標分為認知、情感和動作技能三大領域。
5、多動癥是小學生最為常見的一種以注意力缺陷和活動過度為主要特征的行為障礙綜合癥。【√】
6、依從階段的行為具有盲目性、被動性、不穩定性,隨情境的變化而變化。【√】
7、言語直觀是在形象化的語言作用下,通過學生對語言的物質形式的感知及對語義的理解而進行的一種直觀形式。【√】
8、在心智技能形成的研究者中,將心智技能形成過程分為5個階段的學者是蘭達。【×】
【答案解析】:在心智技能形成的研究者中,將心智技能形成過程分為5個階段的學者是加里培林。
9、指導教學模式與傳統的講授法十分類似,由激發、講演、練習、反饋和遷移等環節構成。【√】
10、在教學中,教學目標有助于指導教師進行教學測量和評價、選擇和使用教學策略、指引學生學習等功能。【√】
11、最早研究群體動力的心理學家是布盧姆。【×】
【答案解析】:最早研究群體動力的心理學家是勒溫。
12、如果將期末考試結果的解釋視為總結性評價,那么對在教學過程中實施測驗的解釋就是定性評價。【×】
【答案解析】:如果將期末考試結果的解釋視為總結性評價,那么對在教學過程中實施測驗的解釋就是形成性評價。
13、桑代克提出學習不是建立刺激—反應聯結,而是建立觀念之間的聯結。【×】
【答案解析】:桑代克提出學習不是建立觀念之間的聯結,而是建立刺激—反應聯結。
14、在教育過程中,學生是學習過程的主體,這否定了教師對學生的指導地位。【×】
【答案解析】:在教育過程中,學生是學習過程的主體,但是這并不否定教師對學生的指導地位。
15、傾聽比詢問更有利于搜集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