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選擇題 |
第 2 頁:填空題;簡答題;論述題 |
第 3 頁:參考答案 |
二、填空題(共20個空,每空1分,共20分)
21、個體身心發展的一般規律包括個體身心發展的順序性、階段性、_________、互補性和個別差異性。
22、領會知識是教學的中心環節,領會知識包括使學生感知和_____教材。
23、茌教學史1-先后出現的影響較大的教學組織形式有_________、班級授課制、分組教學和道爾頓制等。
24、1897年,盛宣懷創辦的________,分為四院落,其中的外院即為小學,它是我國最早的公立小學。
25、教育實體的產生有以下標志:教育主體確定;教育對象相對穩定;形成系列的文化傳播活動:有相對穩定的活動場所和設施等;獨立的_________,。
26、西周以后,我國已經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學體系,并有了“國學”與“鄉學”之分,說明古代教育已經具備了完備的_________制度。
27、自我意識包括對自己的感知以及對自己情緒、意志的自我意識。屬于對自己感知方面的有自我觀察和_____________等。
28、直觀教具可以分為兩類:一類實物直觀;二是_____________。
29、教師和學生在教學上是_________關系。
30、教師的職業角色主要有:傳道者角色、授業、解惑者角色、示范者角色、管理者角色、父母與朋友角色、_____。
31、1989年11月20日聯合國大會通過了《____________》,其核心精神是維護少年兒童的社會權利主體地位。
32、《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規定:凡年滿六周歲的兒童,不分性別、民族、種族,應當入學授受規定年限的義務教育。條件不具備的地區,可以推遲到入學。
33、認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是推動人的發展的潛在的、無意識的、最根本的動因,持這一觀點的心理學家是___________。
34、個體從生到死的變化過程,稱為
35、學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包括自我評價、自我激勵和__________等。
36、課外活動是指學校在__________任務以外,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學生進行的多種多樣的教育活動。
37、我國小學常用的教學方法有: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演示法和__________等。
38、在教學中要通過學生觀察所學事物或教帥語言的形象描述,引導學生形成關于所學事物、過程的清晰表象,豐富他們的感性知識,從而使他們能夠正確理解書本知識和發展認識能力,這一原則稱__________ 。
39、選擇與運用教學方法的基本依據有:教學日的和任務的要求;課程性質和教材特點;教學時問、設備、條件;教師業務水平、實際經驗及性格特點; 。
40、班集體必須具符的四個基本特征是:明確的__________ ;__________;定的組織結構;一定的共同生活的準則:集體成員之間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圍。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41、簡述班主任應當協調哪些方面的教育影響。
42、簡述《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對教師概念的界定。
43、簡述選擇與運用教學方法的基本依據。
44、簡述以培養創新精神為重點的素質教育的要求。
45、在德育過程中如何運用表揚與批評的方法?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1題,10分)
46、根據課程的任務,課程可分為基礎型課程、研究型課程、拓展型課程。論述三類課程的內涵及其三者之問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