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點三、法律事實
任何法律關系的發生、變更和消滅,都要有法律事實的存在。
按照是否以當事人的意志為轉移作標準,可以將法律事實劃分為兩大類。
類別 | 解釋 | ||
(一)法律事件 | 不以當事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能夠引起法律關系發生、變更和消滅的法定情況或者現象。 具有不可抗力的特征。 |
絕對事件:由自然現象引起的事實 | 地震、洪水、臺風、森林大火等不因人的因素造成的自然災害 |
相對事件:由社會現象引起的事實。社會現象,雖屬人的行為引起,但其出現在特定法律關系中并不以當事人的意志為轉移 | 如爆發戰爭、重大政策的改變等, | ||
(二)法律行為 | 以法律關系主體意志為轉移,能夠引起法律后果的人們有意識的活動。是引起法律關系發生、變更和消滅的最普遍的法律事實。 |
法律行為的分類(了解)
分類標準 | 分類結果 |
根據行為是否符合法律規范的要求,即行為的法律性質 | 合法行為 |
違法行為 注意:違法行為也可以引起法律關系發生、變更或消滅 | |
根據行為的表現形式不同 | 積極行為(作為) |
消極行為(不作為) | |
根據行為是否通過意思表示 | (意思)表示行為 |
非表示行為:非經行為者意思表示而是基于某種事實狀態即具有法律效果的行為,如拾得遺失物、發現埋藏物等。 | |
根據主體意思表示的形式 | 單方行為:由法律主體一方的意思表示即可成立的法律行為,如遺囑、行政命令等 |
多方行為: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多方法律主體意思表示一致而成立的法律行為,如合同行為等 | |
根據行為是否需要特定形式或實質要件 | 要式行為 |
非要式行為 | |
根據主體實際參與行為的狀態 | 自主行為 |
代理行為 |
知識點四、法的形式和分類
(一)法的形式(法的淵源)——法的具體的表現形態
我國法的形式有: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法規、特別行政區的法、行政規章、國際條約等,注意法的形式、制定機關和法律效力(考試重點)。
法的形式及制定機關
形式 | 制定機關 | 法律效力 | 常用名稱 | |
憲法 | 由國家最高權力機關——全國人大 | 國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 ||
法律 | 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 分為: (1)基本法律——全國人大制定和修改,閉會期間全國人大常委會有權進行部分補充和修改;如《刑法》 (2)除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全國人大常委會,如《會計法》 |
法律效力和地位僅次于憲法 | 《……法》 | |
法規 | 行政法規 | 國家最高行政機關——國務院 | 地位次于憲法和法律,高于地方性法規 | 《……條例、辦法、規定》 |
地方性法規 | 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會 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以及某些經濟特區市的人大及其常委會在憲法、法律和行政法規允許范圍內制定的適用于本地方的規范性文件 |
低于行政法規,不得與憲法、法律和行政法規相抵觸 | 《…地…條例》 | |
自治法規 | 民族自治地方(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的人大有權依照當地特點,制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 | 民族自治地方的司法依據 | ||
特別行政區的法 | 全國人大制定特別行政區基本法 特別行政區依法制定在該特別行政區內有效的規范性法律文件 |
|||
行政規章 | 部門規章 | 國務院各部委及直屬機構 | 低于憲法、法律、行政法規 | 《…辦法、決定》 |
地方政府規章 | 省級、較大市以及某些經濟特區市的人民政府 | 低于憲法、法律、行政法規、上級和同級地方性法規 | 《…地…辦法》 | |
國際條約 | 國家之間 |
注意:我國不實行判例制度,最高法院所作的判決書只是一種非規范性法律文件,不能作為法的形式。
(二)法的分類(了解)
劃分標準 | 法的分類 |
根據法的創制方式和發布形式 | 成文法和不成文法(習慣法) |
根據法的內容、效力和制定程序 | 根本法(《憲法》)和普通法 |
根據法的內容 | 實體法和程序法 |
根據法的空間效力、時間效力或對人的效力 | 一般法和特別法 |
根據法的主體、調整對象和淵源 | 國際法和國內法 |
根據法律運用的目的 | 公法和私法 |
知識點五、法律部門與法律體系
(一)法律體系與法律部門的概念
1.法律部門
法律部門又稱為部門法,是根據一定標準和原則所劃定的同類法律規范的總稱。法律部門劃分的標準首先是法律調整的對象,即法律調整的社會關系,其次是法律調整的方法。
2.法律體系:一個國家的現行法律規范分類組合為若干個法律部門,由這些法律部門組成的具有內在聯系的、互相協調的統一整體
(二)我國現行的法律部門與法律體系(七個主要的法律部門)
法律部門 | 解釋 |
憲法及憲法相關法 | 主要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1)有關國家機構的產生、組織、職權和基本工作制度的法律;(2)有關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特別行政區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的法律;(3)有關維護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國家安全的法律;(4)有關保證公民基本政治權利的法律 |
民法商法 | 所調整的是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之間以平等地位而發生的各種法律關系(稱為橫向關系) |
行政法 | 調整的是行政機關與行政管理相對人之間因行政管理活動而發生的法律關系(縱向關系) |
經濟法 | 調整國家從社會整體利益出發對市場經濟活動實行干預、管理、調控所產生的社會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 |
社會法 | 調整有關勞動關系、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 |
刑法 | |
訴訟與非訴訟程序法 | 調整因訴訟活動和非訴訟活動而產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刑事訴訟、民事訴訟、行政訴訟、仲裁 |
單項選擇題
◎以下選項中,( )屬于我國法律體系的基本法律部門。
A.行政法
B.合同法
C.仲裁法
D.民事訴訟法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本題考核我國現行法律體系主要法律部門。
多項選擇題
◎我國法律體系可以劃分為( )基本法律部門。
A.行政法規
B.民商法
C.憲法
D.刑法
【正確答案】:BCD
【答案解析】:本題考核我國現行法律體系主要法律部門。行政法規是屬于法律淵源,是由國務院制定的規范性文件。
多項選擇題
◎下列哪些屬于我國的法律部門?( )
A.憲法
B.經濟法
C.婚姻法
D.勞動與社會保障法
【正確答案】:ABD
【答案解析】:婚姻法不是獨立的法律部門,其包含在民商法中,屬于民商法的子部門法。
判斷題
◎一個國家的現行法律規范分為若干個法律部門,由這些法律部門組成的具有內在聯系的、互相協調的統一整體構成一國的法律體系。( )
【正確答案】:對
【答案解析】:本題考核法律體系的定義。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