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原材料按計劃成本核算
注意:
第一,差異率=差異額/計劃成本
發出材料應負擔的差異額=發出材料的計劃成本×差異率
第二,在途物資
第三,運輸途中的合理損耗的處理
5.周轉材料
(1)包裝物
第一,生產領用的包裝物——“生產成本”
第二,隨同產品出售但不單獨計價——“銷售費用”
第三,隨同產品出售且單獨計價——“其他業務成本”
(2)低值易耗品
設置“周轉材料——低值易耗品”科目。按計劃成本核算的,在發出時,應同時結轉應負擔的材料成本差異。低值易耗品的攤銷方法有一次攤銷法和分次攤銷法。
6.委托加工物資
注:(1)如果以計劃成本核算,在發出委托加工物資時,同時結轉發出材料應負擔的材料成本差異。收回委托加工物資時,應視同材料購入結轉采購形成的材料成本差異。
(2)應計入的稅金。
第一,增值稅
(1)一般納稅人——不計入委托加工物資成本(計入“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2)小規模納稅人——計入委托加工物資成本。
第二,消費稅
(1)直接銷售——計入委托加工物資成本;
(2)連續加工再出售——不計入委托加工物資成本(計入“應交稅費——應交消費稅”借方)。
7.商品流通企業庫存商品的計價
(1)毛利率法
銷售成本=銷售凈額-銷售凈額×毛利率
期末存貨成本=期初存貨成本+本期購貨成本-本期銷售成本
(2)售價金額核算法
本期銷售商品的實際成本=本期商品銷售收入-本期已銷商品應分攤的進銷差價
期末結存商品的實際成本=期初庫存商品的進價成本+本期購進商品的進價成本-本期銷售商品的實際成本
8.存貨清查
存貨清查發生盤盈和盤虧通過“待處理財產損溢”核算,期末處理后該賬戶無余額。核算時分兩步:第一步,批準前調整為賬實相符;第二步,批準后結轉處理。
(1)盤盈
(2)盤虧
注意:因管理不善造成被盜、丟失、霉爛變質的損失其進項稅額不能抵扣,應從進項稅額中轉出。
9.存貨減值
(1)方法: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可變現凈值低于成本的應計提存貨跌價準備
(2)可變現凈值的確定
第一,以備銷售的商品
第二,生產用材料
(3)應計提跌價準備金額的確定及會計處理
應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成本-可變現凈值)-已提跌價準備
(五)長期股權投資
1.長期股權投資的概念
長期股權投資是指企業持有的對其子公司、合營企業及聯營企業的權益性投資以及企業持有的對被投資單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并且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權益性投資。
2.長期股權投資的核算方法
長期股權投資的會計核算方法有成本法和權益法兩種。
3.設置的科目
設置“長期股權投資”科目。在權益法核算下,還要在該科目下設置“成本”、“損益調整”、“其他權益變動”明細科目。
4.長期股權投資初始成本的確定
除企業合并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以外,以支付現金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應按實際支付的購買價款,作為初始投資成本。企業所發生的與取得長期股權投資直接相關的費用、稅金及其他必要支出應計入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如果實際支付的價款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領取的現金股利,作為應收股利單獨核算,不計入初始投資成本。
5.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法的具體核算(取得、被投資單位宣告現金股利、處置)
在成本法核算下,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一般應當保持不變。投資持有期間被投資單位宣告分派利潤或現金股利時,投資方應享有的部分確認為當期投資收益。
6.長期股權投資權益法的核算
長期股權投資在權益法核算下,其賬面價值隨被投資單位所有者權益的變動而調整。
(1)取得長期股權投資時,初始投資成本大于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不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初始投資成本小于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其差額計入當期損益(營業外收入),同時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
(2)持有長期股權投資期間被投資單位實現凈利潤或發生凈虧損
投資企業取得長期股權投資后,應按照應享有的被投資單位實現的凈收益的份額,確認投資收益并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投資企業按照被投資單位宣告分派的利潤或現金股利計算應分得的部分,相應減少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
投資企業確認被投資單位發生的凈虧損,應以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以及其他實質上構成對被投資單位凈投資的長期權益減記至零為限,投資企業負有承擔額外損失義務的除外。
(3)投資企業對于被投資單位除凈損益以外所有者權益的其他變動,在持股比例不變的情況下,企業按持股比例計算應享有的部分,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同時增加或減少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4)處置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