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9年末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余額=599.5+1755+(700-200)×40%-480×40%=2362.5(萬元)。
典型案例2【多項選擇題】下列有關成本法與權益法轉換的論斷中,正確的是( )。
A.甲公司先持有乙公司股份的10%,后又買了20%的股份,達到了重大影響程度,屬于成本法轉權益法,應予追溯調整;
B.甲公司先持有乙公司股份的40%,具有重大影響能力,后又購得15%的股份,從而達到對乙公司的控制,屬于權益法轉成本法,不予追溯調整。
C.甲公司先持有乙公司40%的股份,具有重大影響能力,后賣掉了30%的乙公司股份,不再具有重大影響能力,屬于權益法轉成本法,不予追溯調整。
D.甲公司先持有乙公司60%的股份,具有控制能力,后賣掉了40%的乙公司股份,對乙公司具有重大影響,屬于成本法轉權益法,應予追溯調整。
【答案】ACD
【解析】備選答案B:應予追溯調整。
(八)《非貨幣性資產交換》選材及典型案例解析
1.常見客觀題選材
(1)換入非貨幣性資產的入賬成本計算,以單項選擇題方式測試。
(2)公允價值計量模式下非貨幣性資產交易損益的計算,以單項選擇題方式測試。
2.典型案例解析
典型案例1【多項選擇題】下列有關非貨幣性資產的表述中,正確的有( )。
A、通常具有商業實質;關聯方關系的存在可能導致發生的非貨幣性資產不具有商業實質
B、具有商業實質的,換入和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通常應當相等
C、具有商業實質的,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與其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
D、不具有商業實質的,應以換出資產的賬面價值和應支付的相關稅費為基礎確定換入資產的成本,不確認損益
【答案】ACD
【解析】在具有商業實質的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中,換入和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不一定相等。
典型案例2【單項選擇題】2008年5月甲公司以一批庫存商品換入乙公司一幢房產,該批庫存商品的賬面余額為200萬元,已提跌價準備80萬元,公允價值為250萬元,增值稅稅率為17%,消費稅率為5%。乙公司房產的原價為400萬元,已提折舊160萬元,公允價值230萬元,適用營業稅率為5%,該交易使得甲乙雙方未來現金流量與交易前產生明顯不同,而且甲、乙雙方均保持換入資產的原使用狀態。經雙方協議,由甲公司收取乙公司補價40萬元。則甲公司換入房產及乙公司換入庫存商品的入賬價值分別是( )萬元。
A、252.5,227.5 B、250,225 C、250,230 D、225,227.5
【答案】A
【解析】
①甲公司換入房產的入賬成本=250+250×17%-40=252.5(萬元);
、谝夜緭Q入庫存商品的入賬成本=230+40-250×17%=227.5(萬元);
典型案例3【單項選擇題】資料同上,甲、乙公司就此業務分別認定損益為( )萬元。
A、130,-10 B、117.5,-21.5 C、150,-30 D、25,-7.5
【答案】A
【解析】
、偌坠緭Q出庫存商品的損益=250-(200-80)-250×5%=117.5(萬元);
②乙公司換出房產的損益=230-(400-160)-230×5%=-21.5(萬元);
典型案例4【單項選擇題】甲公司以一批庫存商品交換乙公司一幢房產,該商品的成本為1000萬元,已經跌價準備200萬元,增值稅率為17%,消費稅率為5%,該商品的計稅價格為1500萬元;乙公司房產原價為1600萬元,累計折舊600萬元,已提減值準備30萬元,計稅價格為2000萬元,適用的營業稅率為5%,經雙方協議,甲公司向乙公司支付補價30萬元,交易雙方均維持換入資產的原使用狀態。完成該項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后雙方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與交易前明顯不同,但是由于沒有同類資產活躍交易市場且無法正確判斷交易資產公允價值,則甲公司、乙公司換入資產的入賬成本分別是( )萬元。
A、1160,785 B、1200,715 C、1500,890 D、1800,675
【答案】A
【解析】
①甲公司換入房產的入賬成本=1000-200+1500×17%+1500×5%+30=1160(萬元);
、谝夜緭Q入庫存商品的入賬成本=1600-600-30+2000×5%-30-1500×17%=785(萬元);
相關推薦:2009中級會計職稱必須掌握的八大主觀題考點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