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長期股權投資核算的權益法
(二)權益法核算
2. 損益調整
(1)投資企業取得長期股權投資后,應當按照應享有或應分擔的被投資單位實現的凈損益的份額,確認投資損益并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投資企業按照被投資單位宣告分派的利潤或現金股利計算應分得的部分,相應減少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
(2)投資企業確認被投資單位發生的凈虧損,應當以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以及其他實質上構成對被投資單位凈投資的長期權益減記至零為限,投資企業負有承擔額外損失義務的除外。
其他實質上構成對被投資單位凈投資的長期權益,通常是指長期應收項目。比如,企業對被投資單位的長期債權,該債權沒有明確的清收計劃且在可預見的未來期間不準備收回的,實質上構成對被投資單位的凈投資。
在確認應分擔被投資單位發生的虧損時,應當按照以下順序進行處理:
①沖減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
②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不足以沖減的,應當以其他實質上構成對被投資單位凈投資的長期權益賬面價值為限繼續確認投資損失,沖減長期應收項目等的賬面價值。
③經過上述處理,按照投資合同或協議約定企業仍承擔額外義務的,應按預計承擔的義務確認預計負債,計入當期投資損失。
被投資單位以后期間實現盈利的,企業扣除未確認的虧損分擔額后,應按與上述相反的順序處理,減記已確認預計負債的賬面余額、恢復其他實質上構成對被投資單位凈投資的長期權益及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同時確認投資收益。
【例7-11】甲企業持有乙企業40%的股權,20×4年12月31日的賬面價值為2 000萬元。包括投資成本以及因乙企業以前期間實現凈利潤而確認的投資收益。乙企業20×5年由于一項主要經營業務市場條件發生變化。當年度發生虧損3 000萬元。假定甲企業在取得投資時點上,乙企業各項可辨認資產、負債的公允價值與其賬面價值相等,雙方所采用的會計政策及會計期間也相同。則甲企業當年度應確認的投資損失為1 200萬元。確認上述投資損失后,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變為800萬元。
如果乙企業當年度的虧損額為6 000萬元,則甲企業按其持股比例確認應分擔的損失為6 000×40%=2 400萬元。但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僅為2 000萬元,如果沒有其他構成長期權益的項目。則甲企業應確認的投資損失僅為2 000萬元。超額損失在賬外進行備查登記;如果在確認了2 000萬元的投資損失后,甲企業賬上仍有應收乙企業的長期應收款800萬元(該長期應收款從實質上構成對投資單位的長期權益),則在長期應收款的賬面價值大于400萬元的情況下,應進一步確認投資損失400萬元。甲企業應進行的賬務處理為:
借:投資收益 6 000×40%=2 400
貸:長期股權投資 2 000
長期應收款 400
(3)投資企業在確認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實現的凈損益的份額時,應當以取得投資時被投資單位各項可辨認資產等的公允價值為基礎,對被投資單位的凈利潤進行調整后確認。
比如,以取得投資時被投資單位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的公允價值為基礎計提的折舊額或攤銷額,相對于被投資單位已計提的折舊額、攤銷額之間存在差額的,應按其差額對被投資單位凈損益進行調整,并按調整后的凈損益和持股比例計算確認投資損益。在進行有關調整時,應當考慮具有重要性的項目。
【例題17】某投資企業于2007 年1 月1 日取得對聯營企業30%的股權,取得投資時被投資單位的固定資產公允價值為600 萬元,賬面價值為300 萬元,固定資產的預計使用年限為10 年,凈殘值為零,按照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被投資單位2007 年度利潤表中凈利潤為300萬元,其中被投資單位當期利潤表中已按其賬面價值計算扣除的固定資產折舊費用為30 萬元,按照取得投資時固定資產的公允價值計算確定的折舊費用為60 萬元,不考慮所得稅影響,按照被投資單位的賬面凈利潤計算確定的投資收益應為90(300×30%)萬元。按該固定資產的公允價值計算的凈利潤為270(300-30)萬元,投資企業按照持股比例計算確認的當期投資收益應為81(萬元)(270×30%)。
相關推薦:考試吧推薦:2010中級會計職稱考試復習計劃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