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非貨幣性資產交換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由于2006年頒布的新準則和原準則差異較大,2006年未出考題;近兩年考試題型為單項選擇題和多項選擇題,2007年考題分數為3分;2008年分數為1分。從近三年出題情況看,本章不太重要。
【考試大綱基本要求】
(一)掌握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的認定
(二)掌握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具有商業實質的條件
(三)掌握不涉及補價情況下的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的核算
(四)掌握涉及補價情況下的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的核算
(五)熟悉涉及多項資產的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的核算
本章基本結構框架
第一節 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的認定
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是指交易雙方主要以存貨、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長期股權投資等非貨幣性資產進行的交換。該交換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貨幣性資產(即補價)。其中,貨幣性資產,是指企業持有的貨幣資金和將以固定或可確定的金額收取的資產,包括現金、銀行存款、應收賬款和應收票據以及債券投資等。非貨幣性資產,是指貨幣性資產以外的資產。
【例題1】下列資產中,屬于非貨幣性資產的有( )。
A.專利權
B.預付賬款
C.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D.準備持有至到期的債券投資
【答案】ABC
【解析】貨幣性資產,指持有的現金及將以固定或可確定金額的貨幣收取的資產,包括現金、銀行存款、應收賬款和應收票據,以及準備持有至到期的債券投資等。貨幣性資產以外的資產屬于非貨幣性資產,“選項A、B和C”都屬于非貨幣性資產。
認定涉及少量貨幣性資產的交換為非貨幣性資產交換,通常以補價占整個資產交換金額的比例低于25%作為參考。支付的貨幣性資產占換入資產公允價值(或占換出資產公允價值與支付的貨幣性資產之和)的比例低于25%(不含25%)的,視為非貨幣性資產交換;高于25%(含25%)的,則視為用貨幣性資產取得非貨幣性資產。
認定涉及少量貨幣性資產的交換為非貨幣性資產交換,通常以補價占整個資產交換金額的比例低于25%作為參考。若補價÷整個資產交換金額<25% ,則屬于非貨幣性資產交換; 若補價÷整個資產交換金額≥25%的,視為以貨幣性資產取得非貨幣性資產,適用其他相關準則。
整個資產交換金額即為在整個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中最大的公允價值。
【例題2】甲股份有限公司發生的下列非關聯交易中,屬于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的是( )。
A.以公允價值為260萬元的固定資產換入乙公司賬面價值為320萬元的無形資產,并支付補價80萬元
B.以賬面價值為280萬元的固定資產換入丙公司公允價值為200萬元的一項專利權,并收到補價80萬元
C.以公允價值為320萬元的長期股權投資換入丁公司賬面價值為460萬元的短期股票投資,并支付補價140萬元
D.以賬面價值為420萬元、準備持有至到期的長期債券投資換入戊公司公允價值為390萬元的一臺設備,并收到補價30萬元
【答案】A
【解析】選項A,80÷(260+80)=23.53%,小于25%; 選項B,80÷(200+80)=28.57%,大于25%;選項C,140÷(320+140)=30.43%,大于25%;選項D,屬于貨幣性交易。通過計算和分析,“選項A”屬于非貨幣性資產交換。
相關推薦:考試吧推薦:2010中級會計職稱考試復習計劃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