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涉及補價的會計處理
1.支付補價
換入資產成本=換出資產公允價值+應支付的相關稅費-可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支付的補價
【例題4】甲公司將兩輛大型運輸車輛與A公司的一臺生產設備相交換,另支付補價10萬元。在交換日,甲公司用于交換的兩輛運輸車輛賬面原價為140萬元,累計折舊為25萬元,公允價值為130萬元;A公司用于交換的生產設備賬面原價為300萬元,累計折舊為175萬元,公允價值為140萬元。該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具有商業實質。假定不考慮相關稅費,甲公司對該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的入賬價值為( )。
A.130 B.115萬元 C.140萬元 D.125萬元
【答案】C
【解析】入賬價值=130+10=140(萬元)。
2.收到補價
換入資產成本=換出資產公允價值+應支付的相關稅費-可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收到的補價
3.換出資產公允價值與其賬面價值的差額,應當分別不同情況處理:
(1)換出資產為存貨的,應當作為銷售處理,根據本書“收入”相關內容的規定,按其公允價值確認收入,同時結轉相應的成本。
【例題5】企業對具有商業實質、且換入資產或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能夠可靠計量的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在換出庫存商品且其公允價值不含增值稅的情況下,下列會計處理中,正確的是( )。(2007年考題)
A.按庫存商品的公允價值確認營業外收入
B.按庫存商品的公允價值確認主營業務收入
C.按庫存商品公允價值高于賬面價值的差額確認營業外收入
D.按庫存商品公允價值低于賬面價值的差額確認資產減值損失
【答案】B
【解析】應按庫存商品的公允價值確認主營業務收入,并按其成本結轉主營業務成本。
(2)換出資產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的,換出資產公允價值與其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營業外收入或營業外支出。
(3)換出資產為長期股權投資的,換出資產公允價值與其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投資收益。
【例題6】A公司以一臺甲設備換入D公司的一臺乙設備。甲設備的賬面原價為22萬元,已提折舊3萬元,已提減值準備3萬元,甲設備的公允價值無法合理確定,換入的乙設備的公允價值為24萬元。D公司另向A公司收取補價2萬元。兩公司資產交換具有商業實質,A公司換入乙設備應計入當期收益的金額為( )。
A.4 B.0 C.2 D.6
【答案】D
【解析】A公司換入乙設備應計入當期收益=(24-2)-(22-3-3)=6(萬元)。
【例8-2】沿用【例8-1】,但假定甲公司換出設備的公允價值為137萬元,換入鋼材的公允價值為100萬元,由此乙公司另支付20萬元補價給甲公司。
本例中,該項交換交易涉及補價,且補價所占比例分別如下:
甲公司:收到的補價20萬元÷換出資產公允價值137萬元=14.6%
乙公司:支付補價20萬元÷換入資產公允價值137萬元=14.6%
由于該項交易所涉及的補價占交換的資產價值的比例低于25%,且根據【例8-1】中的其他分析,可以認定該項交易屬于具有商業實質且公允價值能夠可靠計量、涉及補價的非貨幣性資產交換。
據此,甲公司和乙公司的賬務處理如下:
(1)甲公司
①借:固定資產清理 850 000
累計折舊 150 000
貸:固定資產 1 000 000
②借:原材料 1 000 000
銀行存款 200 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170 000
貸:固定資產清理 850 000
營業外收入 520 000
(2)乙公司
借:固定資產 1 370 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 1 000 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170 000
銀行存款 200 000
借:主營業務成本 800 000
貸:庫存商品 800 000
相關推薦:考試吧推薦:2010中級會計職稱考試復習計劃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