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第一節 會計政策及其變更 |
第 5 頁:第二節 會計估計及其變更 |
第 6 頁:第三節 前期差錯更正 |
第十七章 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
第一節 會計政策及其變更
一、會計政策的概念
會計政策,是指企業在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中所采用的原則、基礎和會計處理方法。原則,是指企業按照企業會計準則規定的、適合于企業會計核算所采用的特定會計原則;基礎,是指為了將會計原則應用于交易或者事項而采取的會計基礎;會計處理方法,是指企業在會計核算中從諸多可選擇的會計處理方法中所選擇的、適合于本企業的具體會計處理方法。
企業在會計核算中所采用的會計政策,通常應在報表附注中加以披露,需要披露的會計政策項目主要有以下幾項:
1.財務報表的編制基礎、計量基礎和會計政策的確定依據等。
2.存貨的計價,是指企業存貨的計價方法。例如,企業發出存貨成本的計量是采用先進先出法,還是采用其他計量方法。
3.固定資產的初始計量,是指對取得的固定資產初始成本的計量。例如,企業取得的固定資產初始成本是以購買價款,還是以購買價款的現值為基礎進行計量。
4.無形資產的確認,是指對無形項目的支出是否確認為無形資產。例如,企業內部研究開發項目開發階段的支出是確認為無形資產,還是在發生時計入當期損益。
5.投資性房地產的后續計量,是指企業在資產負債表日對投資性房地產進行后續計量所采用的會計處理。例如,企業對投資性房地產的后續計量是采用成本模式,還是公允價值模式。
6.長期股權投資的核算,是指長期股權投資的具體會計處理方法。例如,企業對被投資單位的長期股權投資是采用成本法,還是采用權益法核算。
7.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的計量,是指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事項中對換入資產成本的計量。例如,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是以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作為確定換入資產成本的基礎,還是以換出資產的賬面價值作為確定換入資產成本的基礎。
8.收入的確認,是指收入確認所采用的會計方法。
9.借款費用的處理,是指借款費用的處理方法,即采用資本化還是采用費用化。
10.外幣折算,是指外幣折算所采用的方法以及匯兌損益的處理。
11.合并政策,是指編制合并財務報表所采用的原則。例如,母公司與子公司的會計年度不一致的處理原則;合并范圍的確定原則等。
相關推薦:名師指導:2011年中級會計職稱考試預習計劃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