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18-6】甲公司20×9年10月25日銷售一批A商品給乙公司,取得收入2 400 000元(不含增值稅),并結轉成本2 000 000元。20×9年12月31日,該筆貨款尚未收到,甲公司未對該應收賬款計提壞賬準備。2×10年2月8日,由于產品質量問題,本批貨物被全部退回。甲公司于2×10年2月20日完成20×9年所得稅匯算清繳。甲公司適用的增值稅稅率為17%。
本例中,銷售退回業務發生在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涵蓋期間內,屬于資產負債表日后調整事項。由于銷售退回發生在甲公司報告年度所得稅匯算清繳之前,因此在所得稅匯算清繳時,應扣除該部分銷售退回所實現的應納稅所得額。
注:不是在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期間的正常銷售退回業務的會計處理,直接沖減銷售收入和銷售成本。
甲公司的賬務處理如下:
(1)調整銷售收入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主營業務收入 2 400 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408 000
貸:應收賬款——乙公司 2 808 000
(2)調整銷售成本
借:庫存商品——A商品 2 000 000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主營業務成本 2 000 000
(3)調整應繳納的所得稅(2009年12月31日已計提了所得稅)
借: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2 400 000-2 000 000)×25% 100 000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所得稅費用 100 000
做該筆分錄的原因:第一,2009年12月31日已計提了“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在計提“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的時候應納稅所得額包含了主營業務收入240萬和主營業務成本200萬,所以要將該多計提的100 000元沖回;第二,該筆銷售退回業務發生在所得稅匯算清繳之前,所以應該調減“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如果該題中,改為甲公司在12月31日對該應收賬款計提了壞賬準備,那么就要對因該項資產計提的壞賬準備所形成的暫時性差異,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也就是,在12月31日,確認壞賬準備,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那么在資產負債表日后調整事項期間,如果銷售退回,就要將收入、成本、確認的壞賬準備和遞延所得稅資產沖回。
(4)將“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的余額轉入未分配利潤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300 000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300 000
(5)因凈利潤減少,調減盈余公積
借:盈余公積——法定盈余公積(300 000×10%) 30 000
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30 000
(6)調整報告年度相關財務報表(財務報表略)
①資產負債表項目的調整:
調減應收賬款2 808 000元,調增庫存商品2 000 000元;調減應交稅費508 000元:調減盈余公積30 000元,調減未分配利潤270 000元。
②利潤表項目的調整:
調減營業收入2 400 000元,調減營業成本2 000 000元,調減所得稅費用100 000元,調減凈利潤300 000元。
③所有者權益表項目的調整:
調減凈利潤300 000元;提取盈余公積項目中盈余公積一欄調減30 000元,未分配利潤一欄調增30 000元。
(7)調整2×10年2月份資產負債表相關項目的年初數(資產負債表略)
甲公司在編制2×10年1月份的資產負債表時,按照調整前20×9年12月31日的資產負債表的數字作為資產負債表的年初數,由于發生了資產負債表日后調整事項,甲公司除了調整20×9年度資產負債表相關項目的數字外,還應當調整2×10年2月份資產負債表相關項目的年初數,其年初數按照20×9年12月31日調整后的數字填列。
相關推薦:名師指導:2011年中級會計職稱考試預習計劃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