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長期股權投資的后續計量
長期股權投資的后續計量主要是指企業在股權投資持有期間(包括處置過程中)的核算。企業應視對被投資單位影響或控制的程度,決定采用成本法或權益法核算。
本節主要講解:
1.成本法;
2.權益法;
3.成本法與權益法的轉換;
4.長期股權投資的減值和處置。
注:長期股權投資的減值在資產減值那一章將作具體講解。
一、成本法及權益法核算的范圍
1.成本法:
(1)企業持有的能夠對被投資單位實施控制的權益性投資,即對子公司投資;
(2)企業對被投資單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在活躍市場上沒有報價且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權益性投資。
2.權益法:
(1)企業持有的能夠與其他合營方一同對被投資單位實施共同控制的權益性投資,即對合營企業投資;
(2)企業持有的能夠對被投資單位施加重大影響的權益性投資,即對聯營企業投資。
【拓展】本圖示只是直觀說明,題目中要采用實質重于形式會計信息質量要求進行判斷,不能僅僅憑借比例判斷采用何種后續核算方法。本章按照投資比例的講解都是基于沒有特殊情況的直觀條件的講解。
二、長期股權投資核算的成本法
(一)成本法的核算原則
1.初始計量:按上一節的要求處理;
主要注意企業合并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計量規定。
2.被投資單位宣告分派的現金股利或利潤中,投資企業享有的部分,應確認為當期投資收益。會計處理是:
借:應收股利
貸:投資收益
3.投資企業在確認應分得的現金股利或利潤后,應考慮長期股權投資是否發生減值。
【拓展】這里的意思是:長期股權投資是以成本法進行核算,被投資單位宣告發放現金股利時,投資單位都是增加投資收益。假設被投資單位是用投資單位投資前取得的利潤發放現金股利,可能會使得投資成本虛增,所以是要對長期股權投資進行減值測試。
注意:此時的減值不是在會計期末進行減值測試,而是在確認應分得的現金股利之后進行考察。
【例題15·計算分析題】甲公司于2×10年4月10日取得乙公司6%股權,成本為12 000 000元。2×11年2月6日,乙公司宣告分派利潤,甲公司按照持股比例可取得100 000元。假定甲公司在取得乙公司股權后,對乙公司的財務和經營決策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且該投資不存在活躍的交易市場、公允價值無法可靠取得。乙公司于2×11年2月12日實際分派利潤。
正確答案』
甲公司應進行的會計處理為:
借:長期股權投資——乙公司 12 000 000
貸:銀行存款 12 000 000
借:應收股利 100 000
貸:投資收益 100 000
借:銀行存款 100 000
貸:應收股利 100 000
進行上述處理后,如相關長期股權投資存在減值跡象的,應當進行減值測試。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