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點二:存貨跌價準備的核算
資產負債表日,當存貨成本低于可變現凈值時,存貨按成本計量;當存貨成本高于可變現凈值時,存貨按可變現凈值計量,同時按照成本高于可變現凈值的差額計提存貨跌價準備,計入當期損益。
【思考問題】關于存貨期末計量的表述正確嗎? “存貨期末按照賬面價值與可變現凈值孰低計量”。
(一)不同情況下可變現凈值的確定
【例題·多選題】(2012年)下列各項中,企業在判斷存貨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時,可作為存貨成本確鑿證據的有( )。
A.外來原始憑證
B.生產成本資料
C.生產預算資料
D.生產成本賬簿記錄
『正確答案』ABD
『答案解析』存貨成本應當以取得外來原始憑證、生產成本資料、生產成本賬簿記錄等作為確鑿證據。
1.產成品、商品等直接用于出售的存貨,其可變現凈值為:
可變現凈值=估計售價-估計銷售費用和相關稅費
2.需要經過加工的材料存貨,需要判斷:
(1)用其生產的產成品的可變現凈值高于成本的,該材料仍然應當按照成本(材料的成本)計量;
(2)材料價格的下降表明產成品的可變現凈值低于成本的,該材料應當按照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材料的成本與材料的可變現凈值孰低)計量。其可變現凈值為:
可變現凈值=該材料所生產的產成品的估計售價-至完工估計將要發生的成本-估計銷售費用和相關稅費
【例題·多選題】(2011年考題)對于需要加工才能對外銷售的在產品,下列各項中,屬于在確定其可變現凈值時應考慮的因素有( )。
A.在產品已經發生的生產成本
B.在產品加工成產成品后對外銷售的預計銷售價格
C.在產品未來加工成產成品估計將要發生的加工成本
D.在產品加工成產成品后對外銷售預計發生的銷售費用
『正確答案』BCD
『答案解析』需要進一步加工才能對外銷售的存貨的可變現凈值=該存貨所生產的產成品的估計售價-至完工估計將發生的成本-估計銷售費用和相關稅費,所以答案是BCD。
(二)可變現凈值中估計售價的確定方法
1.為執行銷售合同或者勞務合同而持有的存貨,其可變現凈值應當以合同價格為基礎計算;
2.企業持有的同一項存貨的數量多于銷售合同或勞務合同訂購數量的,超出合同部分的存貨的可變現凈值應當以一般銷售價格為基礎計算。
【歸納】估計售價的確定方法:簽訂合同的用合同價格,沒有簽訂合同的用市場價格
【例題·判斷題】(2010年考題)持有存貨的數量多于銷售合同訂購數量的,超出部分的存貨可變現凈值應當以產成品或商品的合同價格作為計算基礎。( )
『正確答案』×
『答案解析』企業持有的存貨數量若超出銷售合同約定的數量,則超出的部分存貨的可變現凈值應以市場價格為基礎進行確定。
(三)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的方法
1.企業通常應當按照單個存貨項目計提存貨跌價準備。
企業通常應當按照單個存貨項目計提存貨跌價準備。比如,將某一型號和規格的材料作為一個存貨項目、將某一品牌和規格的商品作為一個存貨項目等。
2.對于數量繁多、單價較低的存貨,可以按照存貨類別計提存貨跌價準備。
如果某一類存貨的數量繁多并且單價較低,企業可以按存貨類別計量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即按存貨類別的成本的總額與可變現凈值的總額進行比較,每個存貨類別均取較低者確定存貨期末價值。
3.與在同一地區生產和銷售的產品系列相關、具有相同或類似最終用途或目的,且難以與其他項目分開計量的存貨,可以合并計提存貨跌價準備。
存貨具有相同或類似最終用途或目的,并在同一地區生產和銷售,意味著存貨所處的經濟環境、法律環境、市場環境等相同,具有相同的風險和報酬。在這種情況下可以對該存貨進行合并計提存貨跌價準備。
4.存貨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通常表明存貨的可變現凈值為零。
(1)已霉爛變質的存貨。
(2)已過期且無轉讓價值的存貨。
(3)生產中已不再需要,并且已無使用價值和轉讓價值的存貨。
【思考問題】已霉爛變質的存貨,應將賬面價值轉入當期損益?科目?
需要注意的是,資產負債表日同一項存貨中一部分有合同價格約定、其他部分不存在合同價格的,應當分別確定其可變現凈值,并與其相對應的成本進行比較,分別確定存貨跌價準備的計提或轉回的金額,由此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不得相互抵消。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