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貨盤盈盤虧的處理分錄
【原題內容】
對于盤盈或盤虧的存貨,如果在期末結賬前尚未批準處理的,應作為資產負債表中的“待處理財產損溢”項目列示。( )
對
錯
【正確答案】錯
【答案解析】對于待處理財產損溢,如果在期末結賬前尚未批準處理的,也應先行處理,不作為資產負債表中的項目列示。
詳細問題描述:
老師,求分錄,謝謝。
答疑老師回復:
企業在財產清查中盤盈的存貨,根據“存貨盤存報告單”所列金額,編制會計分錄如下:
借:原材料
周轉材料
庫存商品等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
盤盈的存貨,通常是由企業日常收發計量或計算上的差錯所造成的,即正常損失,其盤盈的存貨,可沖減管理費用,按規定手續報經批準后,會計分錄如下: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
貸:管理費用
(二)存貨的盤虧
企業對于盤虧的存貨,根據“存貨盤存報告單”編制會計分錄如下: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
貸:原材料
周轉材料
庫存商品等
對于盤虧的存貨應根據造成盤虧的原因,分別情況進行轉賬。
屬于定額內損耗以及存貨日常收發計量上的差錯,即正常損失,經批準后轉作管理費用。
借:管理費用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
對于應由過失人賠償的損失,應作如下分錄:
借:其他應收款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
對于自然災害等不可抗拒的原因而發生的存貨損失,即非正常損失,應作如下分錄:
借:營業外支出──非常損失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
對于無法收回的其他損失,經批準后記入“管理費用”科目。
借:管理費用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
如果是由于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的毀損,應當將相應的進項稅額轉出。
計提存貨跌價準備一般思路
【原題內容】
甲公司系上市公司,2014年年末庫存乙原材料、丁產成品的賬面余額分別為1 000萬元和500萬元;年末計提跌價準備前庫存乙原材料、丁產成品計提的跌價準備的賬面余額分別為0萬元和100萬元。庫存乙原材料將全部用于生產丙產品,預計丙產成品的市場價格總額為1 100萬元,預計生產丙產品還需發生除乙原材料以外的加工成本300萬元,預計為銷售丙產成品發生的相關稅費總額為55萬元。丙產成品銷售中有固定銷售合同的占80%,合同價格總額為900萬元。丁產成品的市場價格總額為350萬元,預計銷售丁產成品發生的相關稅費總額為18萬元。假定不考慮其他因素,甲公司2014年度12月31日應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為( )萬元。
A、23
B、250
C、303
D、323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丙產成品的生產成本=1 000+300=1 300(萬元)。
丙產成品的可變現凈值應區分有合同與否:有合同部分:900-55×80%=856(萬元);無合同部分:(1 100-55)×20%=209(萬元),分別與其成本1 300×80%=1 040(萬元)和1 300×20%=260(萬元)比較,均發生減值,因此應計算乙原材料的可變現凈值。
乙原材料的可變現凈值也應區分:有合同部分:900-55×80%-300×80%=616(萬元);無合同部分:(1 100-55-300)×20%=149(萬元)。乙原材料應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金額=【(1 000×80%-616)-0】+【(1 000×20%-149)-0】=235(萬元)。
丁產成品可變現凈值=350-18=332(萬元),應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金額=(500-332)-100=68(萬元)。2014年末甲公司應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235+68=303(萬元)。
詳細問題描述:
老師,我覺得這個解析好難懂,有沒有簡單點的解題思路啊?
答疑老師回復:
這里其實就是在計算存貨的跌價準備,重點是計算可變現凈值和成本,比較可變現凈值和成本了來確定發生的減值,這里比較麻煩的一點是存在合同,所以要區分有合同部分和沒有合同部分分別來計算可變現凈值。
這里的一般思路是:
(一)成本
成本就是存貨最初的取得成本,是沒有考慮存貨跌價準備前的成本。
(二)可變現凈值
確定存貨的可變現凈值時,應當考慮存貨的持有目的的不同來分別計算,在處理上有所差異:
根據存貨的持有目的在計算可變現凈值時可以分為三類:
1.用于出售的產品
可變現凈值=產品估計售價-銷售稅費
2.用于出售的材料
可變現凈值=材料估計售價-估計銷售稅費
3用于進一步加工產品的材料
可變現凈值=所生產產品估計售價-材料進一步加工成本-估計銷售稅費
注意:
(1)因為用于進一步加工產品的材料不是用于直接出售的,所以不能通過材料的售價體現其價值,其價值是體現在所生產的產品中的,所以我們要以其所生產的產品的估計售價為基礎來倒推出進一步加工產品的材料的可變現凈值。
(2)在計算可變現凈值的時候,公式中的估計售價也要分情況來考慮:如果簽訂了銷售合同的話,受合同限制,估計售價就是合同價格;如果沒有簽訂合同的話,估計售價就是市場價格;如果部分有銷售合同,部分沒有銷售合同,計算可變現凈值的時候要將這兩部分分開單獨計算各自的可變現凈值。
關注566會計職稱微信第一時間獲取試題、內部資料等信息!
會計職稱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 微信搜索"566會計職稱"
初級QQ群: | 中級QQ群: |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