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答案:
(1)不考慮商業(yè)折扣和缺貨:
經(jīng)濟進貨批量平均占用資金=6000/2×100=300000(元)
年度最佳進貨批次=360000/6000=60(次)
(2)考慮商業(yè)折扣,但不考慮缺貨:
按6000千克進貨,則沒有折扣:
存貨相關(guān)總成本=360000×100+(360000/6000)×400+(6000/2)×8=36048000(元)
按8000千克進貨,折扣2%:
存貨相關(guān)總成本=360000×100×(1-2%)+(360000/8000)×400+(8000/2)×8=35330000(元)
按10000千克進貨,折扣3%:
存貨相關(guān)總成本=360000×100×(1-3%)+(360000/10000)×400+(10000/2)×8=34974400(元)
可見進貨批量為10000千克時存貨相關(guān)總成本最低,因此經(jīng)濟進貨批量為10000千克。
(3)不考慮商業(yè)折扣但考慮缺貨:
平均缺貨量=8050× =3578(千克)
3、答案:
(1)甲方案預期收益率的期望值
=0.4×32%+0.4×17%+0.2×(-3%)=19%
乙方案預期收益率的期望值
=0.4×40%+0.4×15%+0.2×(-15%)=19%
(2)甲方案預期收益率的標準離差
(3)甲方案標準離差率=12.88%÷19%=0.68
乙方案標準離差率=20.35%÷19%=1.07
(4)風險價值系數(shù)=(13%-5%)÷0.8=0.1
甲方案的風險收益率=0.1×0.68=6.8%
乙方案的風險收益率=0.1×1.07=10.7%
甲方案的投資必要收益率
=5%+6.8%=11.8%
乙方案的投資必要收益率
=5%+10.7%=15.7%
由于甲、乙方案的投資必要收益率均小于預期收益率的期望值(19%),所以,均值得投資。
(5)風險回避者的決策原則是預期收益率相同時,選擇風險小的方案;風險相同時,選擇預期收益率高的。本題中,甲、乙兩個方案的預期收益率相同,但甲方案的風險小,所以,風險回避者會認為甲方案優(yōu)于乙方案。
(6)風險追求者的決策原則是:當預期收益相同時,選擇風險大的。因此,他會認為乙方案優(yōu)于甲方案。
(7)風險中立者的決策原則是:選擇資產(chǎn)的惟一標準是預期收益的大小,而不管風險狀況如何。因此,他會認為兩個方案等效。
相關(guān)推薦:2009年會計職稱考試各科目考前密押5套題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