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預測試題 |
第 7 頁:答案及解析 |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 答案:C
解析:集權與分權相結合型財務管理體制要求集中固定資產購置權,各所屬單位需要購置固定資產必須說明理由,提出申請報企業總部審批,經批準后方可購置,各所屬單位資金不得自行用于資本性支出。
2. 答案:C
解析:存貨的保險費通常屬于變動儲存費用。
3. 答案:B
解析:理想標準成本是指在現有條件下所能達到的最優的成本水平,即在生產過程無浪費、機器無故障、人員無閑置、產品無廢品的假設條件下而制定的成本標準。
4. 答案:B
解析:該企業的波動性流動資產=120-40=80(萬元),大于短期融資50萬元,所以該企業采取的是保守的融資戰略,這種類型戰略的收益和風險均較低。
5. 答案:B
解析:凈利潤=(400+100)/(1-20%)=625(萬元),目標利潤=凈利潤/(1-所得稅稅率)=625/(1-25%)=833.33(萬元)。
6. 答案:B
解析:單位產品價格=單位成本/(1-銷售利潤率-適用稅率)=(200+50)/(1-15%-5%)=312.5(元)
7. 答案:B
解析:短期認股權證的認股期限一般在90天以內;長期認股權證認股期限通常在90天以上。
8. 答案:A
解析:如果計算期不相同,凈現值不具有可比性。
9. 答案:D
解析:按照稅法規定,本題中選項
A
B.C的說法正確,選項D的說法不正確,選項D是針對投資企業以該房屋直接投資入股,參與利潤分配,承擔投資風險而言的。
10. 答案:C
解析:某年經營成本=該年的不包括財務費用的總成本費用-該年折舊額、無形資產和開辦費的攤銷額,因此本題答案為(1000-60)-(200+40)=700(萬元)。
11. 答案:B
解析:衡量標準的科學性是使用比率分析法應注意的問題。采用比率分析法時,應當注意以下幾點:第一,對比項目的相關性;第二,對比口徑的一致性;第三,衡量標準的科學性。采用比較分析法時,應注意的問題包括:第一,用于進行對比指標的計算口徑必須一致;第二,應剔除偶發性項目的影響,使作為分析的數據能反映正常的經營狀況;第三,應運用例外原則對某項有顯著變動的指標做重點分析。
12. 答案:C
解析:雙重價格,即由內部責任中心的交易雙方采用不同的內部轉移價格作為計價基礎。 雙重價格的好處是能較好地滿足供應方和使用方在不同方面的管理需要。
13. 答案:C
解析:財務預測可以測算各項生產經營方案的經濟效益,為決策提供可靠的依據,所以選項A的說法正確;財務預算是財務戰略的具體化,是財務計劃的分解和落實,所以選項B的說法正確;財務考核與獎懲緊密聯系,是貫徹責任制原則的要求,是構建激勵與約束機制的關鍵環節,所以選項C的說法不正確;財務控制的方法通常有前饋控制、過程控制、反饋控制幾種,所以選項D的說法正確。
14. 答案:C
解析:當所得稅稅率較高時,債務資本的抵稅作用大,企業可以充分利用這種作用提高企業價值,所以應盡量提高負債籌資。
15. 答案:B
解析:經營者和所有者的主要利益沖突是經營者希望在創造財富的同時,能更多地獲取報酬和享受;而所有者則希望以較小的代價帶來更高的企業價值或股東財富。可用于協調所有者與經營者利益沖突的措施包括解聘、接收和激勵。激勵有兩種基本方式:(1)“股票期權”;(2)“績效股”。選項B屬于所有者和債權人的利潤沖突協調內容。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