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3 頁:多項選擇題 |
第 4 頁:判斷題 |
第 5 頁:計算分析題 |
第 9 頁:綜合題 |
五、綜合題(本類題共2題,共25分,第1小題10分,第2小題15分。凡要求計算的題目,除題中特別加以標明的以外,均需列出計算過程;計算結果出現小數的,除題中特別要求以外,均保留小數點后兩位小數;計算結果有單位的,必須予以標明。凡要求說明理由的內容,必須有相應的文字闡述。要求用鋼筆或圓珠筆在答題紙中的指定位置答題,否則按無效答題處理。)
50甲公司是電腦經銷商,預計今年需求量為3600臺,平均購進單價為1500元,平均每日供貨量為100臺,每日銷售量為10臺(一年按360天計算),單位缺貨成本為100元。與訂貨和儲存有關的成本資料預計如下:
(1)采購部門全年辦公費為100000元,平均每次差旅費為800元,每次裝卸費為200元;
(2)倉庫職工的工資每月2000元,倉庫年折舊40000元,銀行存款利息率為4%,平均每臺電腦的破損損失為80元,每臺電腦的保險費用為60元;
(3)從發出訂單到第一批貨物運到需要的時間有五種可能,分別是8天(概率10%),9天(概率20%),10天(概率40%),11天(概率20%),12天(概率10%)。
要求:
(1)計算經濟訂貨批量、送貨期和訂貨次數;
(2)確定合理的保險儲備量和再訂貨點;
(3)計算今年與批量相關的存貨總成本;
(4)計算今年與儲備存貨相關的總成本(單位:萬元)。
答案解析:
(1)每次訂貨的變動成本=800+200=1000(元)
單位變動儲存成本=1500×4%+80+60=200(元)
經濟訂貨批量=[(2×3600×1000)/200×100/(100-10)]1/2=200(臺)
送貨期=200/100=2(天)
訂貨次數=3600/200=18(次)
(2)平均交貨時間=8×10%+9×20%+10×40%+11×20%+12×10%=10(天)
交貨期內平均需要量=10×3600/360=100(臺)
再訂貨點=100+保險儲備量
①當再訂貨點為100臺(即保險儲備量=0)時:
平均缺貨量=10×20%+20×10%=4(臺)
相關成本=100×4×18+0×200=7200(元)
②當再訂貨點為110臺(即保險儲備量=10)時:
平均缺貨量=10×10%=1(臺)
相關成本=100×1×18+10×200=1800+2000=3800(元)
③當再訂貨點為120臺(即保險儲備量=20)時:
平均缺貨量=0
相關成本=100×0×18+20×200=4000(元)
根據上述計算結果可知,合理的保險儲備量為10臺,再訂貨點為110臺。
(3)與批量相關的存貨總成本=[2×1000×3600×200×(1-10/100)]1/2=36000(元)
(4)與儲備存貨相關的總成本
=36000+3800+3600×1500+100000+2000×12+40000=5603800(元)
=560.38(萬元)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