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3 頁:多項選擇題 |
第 4 頁:判斷題 |
第 8 頁:綜合題 |
三、判斷題(請將判斷結果,按答題卡要求。用2B鉛筆填涂答題卡中相應的信息點。本類題共10分,每小題1分。判斷結果錯誤的扣0.5分,不判斷不得分也不扣分。本類題最低得分為零分。)
36在計算稀釋每股收益時,不論認股權證和股份期權等的行權價格與當期普通股平均市場價格如何,均應當考慮其稀釋性。( )
參考答案:錯
參考解析
認股權證、股份期權等的行權價格低于當期普通股平均市場價格時,應當考慮其稀釋性。
37短期融資券又稱商業票據或短期債券,是由企業發行的有擔保短期本票。( )
參考答案:錯
參考解析
短期融資券又稱商業票據或短期債券,是由企業發行的無擔保短期本票。
38一旦企業與銀行簽訂信貸協定,則在協定的有效期內,只要企業的借款總額不超過最高限額,銀行必須滿足企業任何時候任何用途的借款要求。( )
參考答案:錯
參考解析
如果企業信譽惡化,即使企業與銀行簽訂信貸協定,企業也可能得不到借款。
39企業發放股票股利會引起每股利潤下降,從而導致每股市價有可能下跌,因而每位股東所持股票的市場價值總額也隨之下降。( )
參考答案:錯
參考解析
股票股利不會引起公司資產的流出或負債的增加,而只涉及股東權益內部結構的調整,即在減少未分配利潤項目金額的同時,增加公司股本額,同時還可能引起資本公積的增減變化,而股東權益總額不變。發放股票股利會因普通股股數增加而引起每股利潤下降,每股市價有可能因此而下跌,但股東持股比例不變,股東所持股票的市場價值總額仍能保持不變。
40從出租人的角度來看,杠桿租賃與直接租賃并無區別。( )
參考答案:錯
參考解析
杠桿租賃要涉及承租人、出租人和資金出借者三方當事人,從承租人的角度來看,這種租賃與直接租賃形式并無區別,但對出租人卻不同,杠桿租賃出租人只出購買資產所需的部分資金,它既是債權人也是債務人,如果出租人到期不能按期償還借款,資產所有權則轉移給資金的出借者。
41一般而言,企業存貨需要量與企業生產及銷售的規模成正比,與存貨周轉一次所需天數成反比。( )
參考答案:錯
參考解析
一般而言,企業存貨需要量與企業生產及銷售的規模成正比,與存貨周轉次數成反比,而與存貨周轉一次所需天數成正比。
42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屬于否決性指標,凡未開展或沒通過環境影響評價的建設項目,不論其經濟可行性和財務可行性如何,一律不得上馬。( )
參考答案:對
參考解析
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屬于否決性指標,凡未開展或沒通過環境影響評價的建設項目,不論其經濟可行性和財務可行性如何,一律不得上馬。
43對承租人來說,經營租賃的租金可以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減小稅基從而能夠減少應納稅額,而融資租賃是作為資產記賬的,不能夠起到降低稅負的作用。( )
參考答案:錯
參考解析
對承租人來說,經營租賃的租金可以在稅前扣除,減小稅基從而減少應納稅額。融資租賃資產可以計提折舊,計入成本費用,降低稅負。
44某項目需固定資產投資20000元,建設期為1年,運營期第1年年初投入流動資金3000元,資本化利息為1000元,投產后每年的凈現金流量均為9700元,則包括建設期的靜態投資回收期為3.47年。( )
參考答案:錯
參考解析
計算靜態投資回收期時,分子是“原始投資”,“原始投資”中包括“流動資金投資”但是不包括“資本化利息”,因此,包括建設期的靜態投資回收期=1+(20000+3000)/9700=3.37(年)。
45上市公司利用非公開發行方式發行股票相比較公開發行方式發行股票而言,有利于引入戰略投資者和機構投資者。( )
參考答案:對
參考解析
按證監會規則解釋,戰投資者是指與發行人具有合作關系或有合作意向和潛力,與發行公司業務聯系緊密且欲長期持有發行公司股票的法人,非公開發行也稱為定向募集增發,有利于引入戰投資者和機構投資者。
四、計算分析題(本類題共4題,共20分,每小題5分。凡要求計算的題目,除題中特別加以標明的以外,均需列出計算過程;計算結果出現小數的,除題中特別要求以外,均保留小數點后兩位小數;計算結果有單位的,必須予以標明。凡要求說明理由的內容.必須有相應的文字闡述。要求用鋼筆或圓珠筆在答題紙中的指定位置答題,否則按無效答題處理。)
46ABC公司有三個業務類似的投資中心,使用相同的預算進行控制,其2011年的有關
資料如下:
在年終進行業績評價時,管理層對三個部門的評價發生分歧,有人認為C部門全面完成預算,業績最佳;有人認為8部門營業利潤最大,應是最好的;有人認為A部門節約了資金,是最好的。
假設該公司要求的報酬率為16%,請你對三個部門業績進行分析評價并排出優劣次序。
參考解析
(1)計算投資報酬率:
A部門=19/90×100%=21.11%
B部門=20/100×100%=20%
C部門=18/100×100%=18%
(2)計算剩余收益:
A部門=19-90×16%=4.6(萬元)
B部門=20-100×16%=4(萬元)
C部門=18-100×16%=2(萬元)
因此,可以認為A部門業績最好,B部門業績次之,C部門業績最差。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