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試題 |
第 9 頁:答案 |
三、判斷題
1. 合伙企業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采取“先稅后分”的原則。 ( )
2. 合伙企業的合伙人是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伙人在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時,可以用合伙企業的虧損抵減其盈利。 ( )
3. 企業在匯總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時,其境外營業機構的虧損不得抵減境內營業機構的盈利。 ( )
4. 僅就來源于中國的所得負有我國企業所得稅納稅義務的非居民企業,不適用企業所得稅法規定的對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減按20%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的政策。 ( )
5. 銷售商品涉及現金折扣的,應當按扣除現金折扣后的金額確定銷售商品收入金額。( )
6. 軟件生產企業發生的職工教育經費中的職工培訓費,可以全額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 )
7. 居民企業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同時又處于企業所得稅過渡優惠政策規定享受企業所得稅“兩免三減半”、“五免五減半”等定期減免稅優惠過渡期的,該居民企業的所得稅適用稅率可以選擇依照過渡期適用稅率并適用減半征稅至期滿,或者選擇適用高新技術企業的15%稅率,但不能享受15%稅率的減半征稅。 ( )
8. 企業已經作為損失處理的資產,在以后納稅年度又全部收回或者部分收回時,應當調整以前年度損益,追補確認作為損失處理年度的收入。 ( )
9. 金融企業的同業拆借利息支出,可以直接在所得稅前扣除。 ( )
10. 企業依照國家有關規定為特殊工種職工支付的人身安全保險費,準予在所得稅前扣除。( )
11. 企業自開始生產經營的年度,為開始計算企業損益的年度,企業從事生產經營之前進行籌辦活動期間發生籌辦費用支出,不得計算為當期的虧損。 ( )
12. 被投資企業將股權(票)溢價所形成的資本公積轉為股本的,不作為投資方企業的股息、紅利收入,投資方企業也不得增加該項長期投資的計稅基礎。 ( )
13. 企業固定資產投入使用后,由于工程款項尚未結清尚未取得全額發票的,可暫按合同規定的金額計入固定資產計稅基礎提折舊,待發票取得后進行調整,但該項調整應在固定資產投入使用后12個月內進行。 ( )
14. 企業的免稅收入對應的各項成本費用,不得在計算企業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 )
15. 企業對外投資期間,投資資產的成本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不得扣除。 ( )
16. 企業重組符合特殊性稅務處理條件的,發生的債權轉股權業務,暫不確認有關債務清償所得或損失。 ( )
17. 企業購置并實際使用用于環境保護、節能節水、安全生產等專用設備的,該專用設備的投資額的10%可以從企業當年的應納稅所得額中抵免;當年不足抵免的,可以在以后5個納稅年度結轉抵免。 ( )
18. 軟件生產企業實行增值稅即征即退政策所退還的稅款,由企業用于研究開發軟件產品和擴大再生產,不作為企業所得稅應稅收入,不予征收企業所得稅。 ( )
19. 國家規劃布局內的重點軟件生產企業,如當年未享受免稅優惠的,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 ( )
20. 集成電路生產企業的生產性設備,經主管稅務機關核準,其折舊年限可以適當縮短,最短可為2年。 ( )
21. 投資者從證券投資基金分配中取得的收入,暫不征收企業所得稅。 ( )
22. 自2008年12月15日起,對臺灣航運公司從事海峽兩岸海上直航業務取得的來源于大陸的所得,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 ( )
23. 自行建造的固定資產,以竣工結算前發生的支出為計稅基礎。 ( )
24. 2008年1月1日之前外商投資企業形成的累積未分配利潤,在2008年以后分配給外國投資者的,免征外商投資企業向外國投資者支付利潤時應扣繳的預提所得稅;2008年及以后年度外商投資企業新增利潤分配給外國投資者的,依法繳納企業所得稅。 ( )
25. 企業應當自年度終了之日起5個月內,向稅務機關報送年度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并匯算清繳,結清應繳應退稅款。 ( )
26. 企業與其關聯方之間的業務往來,不符合獨立交易原則,或者企業實施其他不具有合理商業目的安排的,稅務機關有權在該業務發生的納稅年度起10年內,進行納稅調整。( )
27. 企業所得稅以人民幣計算,所得以人民幣以外的貨幣計算的,應當折合成人民幣計算并繳納稅款。 ( )
28. 企業所得以人民幣以外的貨幣計算的,預繳企業所得稅時,應當按照月度或者季度最后1日的人民幣匯率中間價,折合成人民幣計算應納稅所得額。 ( )
29. 對經濟特區和上海浦東新區內在2008年1月1日(含)之后完成登記注冊的國家需要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在經濟特區和上海浦東新區內取得的所得,自取得第1筆生產經營收入所屬納稅年度起,第1年至第2年免征企業所得稅,第3年至第5年按照15%的稅率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 ( )
30. 實行核定征收企業所得稅的納稅人,其生產經營范圍、主營業務發生重大變化,或者應納稅所得額或應納稅額增減變化達到20%的,應及時向稅務機關申報調整已確定的應納稅額或應稅所得率。 ( )
31. 企業的不征稅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資產,其計算的折舊、攤銷不得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