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2 頁:多項選擇題 |
第 3 頁:判斷題 |
第 4 頁:簡答題 |
第 5 頁:綜合題 |
三、判斷題
1.在市場規制法領域,由于規制主體的責任一般是可以特定化的,因而可以通過司法途徑來追究其責任。( )
【正確答案】:對
【答案解析】:本題考核點是不同主體的責任差異。本題的表述是正確的。
2.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在任職期間可以轉讓其持有的本公司股票,但是每年轉讓的股份不得超過其所持有本公司股份總數的25%。( )
【正確答案】:對
【答案解析】:本題考核點是股份轉讓的法律規定。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應當向公司申報所持有的本公司的股份及其變動情況,在任職期間每年轉讓的股份不得超過其所持有本公司股份總數的25%;所持本公司股份自公司股票上市交易之日起1年內不得轉讓。
3.中外合作企業的合作各方應在法定期限內繳付出資,該法定期限是合同簽訂后6個月內。( )
【正確答案】:錯
【答案解析】:本題考核點是中外合作各方的出資期限。合作各方應當根據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在合作企業合同中約定合作各方向合作企業投資或者提供合作條件的期限。
4.A公司于2007年11月向社會公開發行股票并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該公司在2008年上半年因違約造成損失近1億元,被相關當事人起訴。該公司董事會認為,此事項不需要在中期報告中進行披露,董事會的觀點是正確的。( )
【正確答案】:錯
【答案解析】:本題考核上市公司的持續信息披露。根據規定,涉及公司的重大訴訟時效需要在中期財務報告中進行披露,因此該公司董事會的觀點是錯誤的。
5.2月1日,甲、乙雙方簽訂了一份購銷合同。合同約定甲方在6月底前將貨物運至乙方,乙方于接到貨物后15天內將貨款付給甲方。甲方按期將貨物通過火車發運給乙方,但遲至9月底仍未收到乙方的貨款,后訴至法院。乙方在法庭上辯稱,由于8月份本地發洪水,致使自己無法履行合同義務,請求免除違約責任。乙方的理由可以成立,法院應予支持。( )
【正確答案】:錯
【答案解析】:本題考核點是免責事由。根據《合同法》的規定,當事人遲延履行后發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責任。本題中,如果在6月底前發洪水,乙方能免除責任。
6.納稅人將不同稅率的應稅消費品組成成套消費品銷售的,如果分別核算不同稅率應稅消費品的銷售額、銷售數量的,應按不同稅率分別計算不同消費品應納的消費稅。( )
【正確答案】:錯
【答案解析】:本題考核消費品組成成套消費品銷售的消費稅計算。納稅人將不同稅率的應稅消費品組成成套消費品銷售的,無論是否分別核算,均應從高計征消費稅。
7.某公司將自制的A產品調往異地分支機構準備出售,該產品應交消費稅和增值稅,按稅法規定,被領用A產品的增值稅和消費稅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產品完工入庫的當天。( )
【正確答案】:錯
【答案解析】:本題考核增值稅和消費稅的納稅義務發生時間。增值稅和消費稅的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貨物移送的當天,并不是入庫的當天。
8.實行應稅所得率方式核定征收企業所得稅的納稅人,經營多業的,由稅務機關根據多業項目分別確定適用的應稅所得率。( )
【正確答案】:錯
【答案解析】:本題考核的是核定征收企業所得稅的相關內容。實行應稅所得率方式核定征收企業所得稅的納稅人,經營多業的,無論其經營項目是否單獨核算,均由稅務機關根據其主營項目確定適用的應稅所得率。
9.一般情況下,企業發生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以及將貨物、財產、勞務用于捐贈、償債、贊助、集資、廣告、樣品、職工福利或者利潤分配等用途的,不作為企業所得稅的收入。( )
【正確答案】:錯
【答案解析】:本題考核的是企業所得稅視同銷售的相關規定。企業發生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以及將貨物、財產、勞務用于捐贈、償債、贊助、集資、廣告、樣品、職工福利或者利潤分配等用途的,應當視同銷售貨物,在所得稅上確認收入。
10.某企業利用其經濟優勢,違背交易相對人的意愿,搭配銷售商品或附加其他不合理條件的行為,既屬于《反不正當競爭法》中所規定的限制競爭行為,也屬于《反壟斷法》中規定的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行為。( )
【正確答案】:對
【答案解析】:本題考核市場支配地位主體的行為界定。本題的表述是正確的。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