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10 頁:多項選擇題 |
第 14 頁:判斷題 |
第 15 頁:不定項選擇題 |
第 24 頁:參考答案及解析 |
三、判斷題
1.企業(yè)采用計劃成本對材料進行日常核算,應按月分攤發(fā)出材料應負擔的成本差異,不應在季末或年末一次計算分攤。( )
2.企業(yè)對長期股權投資計提的減值準備,在該長期股權投資價值回升期間應當轉回,但轉回的金額不應超過原計提的減值準備。
3.固定資產的各組成部分具有不同使用壽命、適用不同折舊率的,應當分別將各組成部分確認為單項固定資產。( )
4.無法查明原因的現金溢余記入“營業(yè)外收入”;無法查明原因的現金短缺記人“營業(yè)外支出”。 ( )
5.某企業(yè)某工序上有甲乙兩臺機床,其中甲機床型號較老,自乙機床投入使用后,一直未再使用且已不具備轉讓價值。乙機床是甲機床的替代產品,目前承擔該工序的全部生產任務。那么甲機床不應確認為企業(yè)的固定資產。( )
6.對于商品銷售業(yè)務,銷貨企業(yè)即使在向客戶提供現金折扣的情況下,現金折扣也不影響確認應收賬款的入賬價值。 ( )
7.企業(yè)已完成銷售手續(xù)但購買方在月末尚未提取的商品,應作為企業(yè)的庫存商品核算。( )
8.企業(yè)的預付賬款,如因供貨單位破產而無望再收到所購貨物的,應將該預付賬款轉入其他應收款,并計提壞賬準備。 ( )
9.企業(yè)確實無法收回的應收款項經批準作為壞賬損失時,一方面沖減應收款項,另一方面確認資產減值損失。 ( )
10.使用壽命確定的無形資產應進行攤銷,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不應攤銷。( )
11.企業(yè)發(fā)出各種材料應負擔的成本差異可按當月材料成本差異率計算,若發(fā)出的材料在發(fā)出時就要確定其實際成本,則可按上月材料成本差異率計算。( )
12.企業(yè)采用計劃成本核算原材料,平時收到原材料時應按實際成本借記“原材料”科目,領用或發(fā)出原材料時應按計劃成本貸記“原材料”科目,期末再將發(fā)出材料和期末結存材料調整為實際成本。( )
13.股份有限公司在財產清查時發(fā)現的存貨盤虧、盤盈,應當于年末結賬前處理完畢,如果確實尚未報經批準的,可先保留在“待處理財產損溢”科目中,待批準后再處理。 ( )
14.已確認為壞賬的應收賬款,意味著企業(yè)放棄了其追索權。 ( )
15.商品流通企業(yè)在采購商品過程中發(fā)生的進貨費用,應計入存貨采購成本;如果進貨費用金額較小的,可以直接計入當期損益。 ( )
16.持有至到期投資在持有期間應按照攤余成本和實際利率確認利息收入,計入資本公積。( )
17.企業(yè)持有的存貨發(fā)生減值的,減值損失一經確認,即使以后期間價值得以回升,也不得轉回。( )
18.采用毛利率法核算庫存商品時,發(fā)出商品的實際成本為本期商品銷售收入乘以毛利率。( )
19.采用售價金額核算法核算庫存商品時,期末結存商品的實際成本為本期商品銷售收入乘以商品進銷差價率。( )
20.企業(yè)購入商品超過正常信用條件延期付款實質上具有融資性質時,該商品的人賬價值應按照購買價款的現值確定。 ( )
21.企業(yè)采用計劃成本進行材料日常核算時,月末分攤材料成本差異時,超支差異計入“材料成本差異”科目的借方,節(jié)約差異計入“材料成本差異”的貸方。( )
22.存貨發(fā)生減值時,要提取存貨跌價準備,提取存貨跌價準備后,當該存貨被領用或售出時其相應的存貨跌價準備也應該轉出。( )
23.存貨的成本就是存貨的采購成本。 ( )
24.出售交易性金融資產時,應將原計入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的公允價值變動金額轉入營業(yè)外收支。( )
25.企業(yè)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發(fā)生的增減變動額應當確認為直接計人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 )
26.購人的股權投資因其沒有固定的到期日,不符合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條件,不能劃分為持有至到期投資。 ( )
27.交易性金融資產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相同點是都按公允價值進行后續(xù)計量,且公允價值變動計入當期損益。( )
28.對于已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tài)但尚未辦理竣工決算的固定資產,待辦理竣工決算后,若實際成本與原暫估價值存在差異的,應調整已計提折舊。( )
29.采用公允價值模式進行后續(xù)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其后續(xù)計量原則與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相同。( )
30.企業(yè)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入的固定資產發(fā)生的改良支出,應記入“固定資產”單獨核算。( )
31.使用壽命確定的無形資產在取得的當月開始攤銷,處置無形資產的當月不再攤銷。 ( )
32.企業(yè)自行研發(fā)無形資產,研究階段的支出應費用化,計人當期損益。( )
33.如果某項無形資產包含的經濟利益通過相關資產實現,則應將攤銷金額計入其他業(yè)務成本。( )
34.在權益法下,“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始終反映該項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 )
35.盤盈的固定資產,應按重置成本確定其入賬價值。( )
36.企業(yè)生產車間以經營租賃方式將一臺固定資產租給某單位使用,該固定資產的所有權尚未轉移。企業(yè)對該固定資產仍應汁提折舊,計提折舊時應記入“制造費用”賬戶。( )
37.固定資產出售、報廢以及由于各種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而產生的毀損,均應通過“固定資產清理”科目核算,計算處置固定資產的凈損益。( )
38.因進行大修理而停用的固定資產,應當照提折舊,計提的折舊應計入相關成本費用類賬戶。( )
39.固定資產日常修理支出不增加固定資產價值,固定資產改擴建支出,都應當增加固定資產價值。 ( )
40.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中應當包括企業(yè)為取得固定資產而繳納的契稅、耕地占用稅、車輛購置稅。 ( )
41.采用權益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其初始投資成本大于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應調整已確認的初始投資成本。 ( )
42.企業(yè)出售的無形資產,應當按照有關收入確認原則確認所取得的收入;同時,確認出售無形資產的相關費用,并結轉無形資產的攤余價值。( )
43.在采用權益法核算的情況下,投資企業(yè)應于被投資單位宣告分派現金股利時,按持有表決權比例計算應分得的現金股利,確認投資收益,并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 ( )
44.公司溢價發(fā)行股票時,相關的交易費用應沖減“資本公積一其他資本公積”。 ( )
45.對于為購建固定資產發(fā)生的借款利息支出,在竣工決算前發(fā)生的,應予以資本化,將其計入固定資產的建造成本;在竣工決算后發(fā)生的,則應作為當期費用處理。( )
46.企業(yè)接受其他單位的固定資產投資時,“固定資產”賬戶應按投資方的賬面價值入賬。( )
47.企業(yè)在計提固定資產折舊時,對于當月增加的固定資產當月照提折舊,當月減少的固定資產當月不提折舊。( )
48.企業(yè)的商譽應當作為無形資產入賬。( )
49.某項無形資產的預計使用年限沒有超過相關合同規(guī)定的受益年限或法律規(guī)定的有效年限的,該無形資產應當在其預計使用年限內分期攤銷。 ( )
50.長期股權投資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領取的現金股利應作為應收股利處理。 ( )
51.企業(yè)經營期間固定資產出售、報廢、毀損形成的凈損失,應該直接計入管理費用。 ( )
52.企業(yè)自創(chuàng)并依法取得的專利權所發(fā)生的研究開發(fā)費用應計入當期損益。( )
關注566會計職稱微信第一時間獲取報名、試題、內部資料等信息!
會計職稱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 微信搜索"566會計職稱"
初級QQ群: | 中級QQ群: |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