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計算分析題
1、中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為發行A股的上市公司(以下稱“中東公司”)。該公司于2007年1月1日按面值發行總額為60000萬元的可轉換公司債券,用于建造一套生產設備。該可轉換公司債券的期限為5年,票面年利率為3%。中東公司在可轉換公司債券募集說明書中規定:每年12月31日支付債券利息(即年末仍未轉換為普通股的債券利息);債券持有人自2008年1月1日起可以申請將所持債券轉換為公司普通股,轉股價格為按可轉換公司債券的面值每100元轉換8股,每股面值1元;沒有約定贖回和回售條款。發行債券所得款項60000萬元已收存銀行。中東公司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時二級市場上與之類似的沒有轉換權的債券市場利率為9%。閑置借款資金均用于固定收益債券短期投資,該短期投資月收益率為0.5%。PV(5期,9%)=0.6499;PA(5期,9%)=3.8897 2008年1月1日,該可轉換公司債券持有者A公司將其所持面值總額為15000萬元的可轉換公司債券全部轉換為甲公司股份,共計轉換1200萬股,并于當日辦妥相關手續。 2009年7月1日,該可轉換公司債券的其他持有人將其各自持有的中東公司可轉換公司債券申請轉換為中東公司股份,共計轉換為3599.88萬股;對于債券面值不足轉換1股的可轉換公司債券面值總額1.50萬元,中東公司已按規定的條件以銀行存款償付,并于當日辦妥相關手續。中東公司可轉換公司債券發行成功后,生產設備的建造工作于2007年3月1日正式形式。支出如下: 3月1日,支付工程進度款項50000萬元; 4月1日,非正常原因而停工; 5月1日,重新開工; 5月1日,支付工程進度款項10000萬元; 10月1日,支付工程進度款項800萬元; 11月1日,支付工程進度款項90萬元; 12月31日,生產設備建造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中東公司對該可轉換公司債券每年末計提一次利息并攤銷利息調整;中東公司按約定時間每年支付利息。要求:(1)計算可轉換公司債券負債成分的公允價值、可轉換公司債券權益成分的公允價值;(2)編制2007年1月1日中東公司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時的會計分錄;(3)編制中東公司2007年12月31日與計提可轉換公司債券利息相關的會計分錄;(4)編制中東公司2008年1月1日與可轉換公司債券轉為普通股相關的會計分錄;(5)編制中東公司2008年12月31日與計提可轉換公司債券利息相關的會計分錄;(6)編制中東公司2009年7月1日與可轉換公司債券轉為普通股相關的會計分錄。
2、東軟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軟工業公司)系工業生產企業,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適用的增值稅稅率為17%,所得稅稅率為33%。東軟工業公司采用實際成本對發出材料進行日常核算。期末存貨采用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計價,按單個存貨項目計提存貨跌價準備。東軟工業公司2007年發生如下交易或事項:(1)2007年12月12日,東軟工業公司購入一批甲材料,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該批甲材料的價款為750萬元(不含稅)、增值稅進項稅額為127.50萬元。東軟工業公司以銀行存款支付甲材料購貨款,另支付運雜費及途中保險費18萬元(其中包括運雜費中可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1.05萬元)。甲材料專門用于生產甲產品。(2)由于市場供需發生變化,東軟工業公司決定停止生產甲產品。2007年12月31日,按市場價格計算的該批甲材料的價值為750萬元(不含增值稅額)。銷售該批甲材料預計發生銷售費用及相關稅費為67.50萬元。該批甲材料12月31日仍全部保存在倉庫中。(3)按購貨合同規定,東軟工業公司應于2007年6月26日前付清所欠H公司的貨款877.50萬元(含增值稅額)。東軟工業公司因現金流量嚴重不足,無法支付到期款項,經雙方協商于2007年7月15日進行債務重組。債務重組協議的主要內容如下:①東軟工業公司以上述該批甲材料抵償所欠H公司的全部債務;②如果東軟工業公司2007年7月至12月實現的利潤總額超過500萬元,則應于2007年12月31日另向H公司支付50萬元現金。 H公司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適用的增值稅稅率為17%。H公司對該項應收賬款已計提壞賬準備90萬元;接受的甲材料作為原材料核算。(4)2007年7月26日,東軟工業公司將該批甲材料運抵H公司,雙方已辦妥該債務重組的相關手續。上述該批甲材料的銷售價格和計稅價格均為675萬元(不含增值稅額)。在此次債務重組之前東軟工業公司尚未領用該批甲材料。(5)東軟工業公司2007年7月至12月實現的利潤總額為220萬元。假定均不考慮增值稅以外的其他稅費。要求:(1)編制東軟工業公司2007年12月12日購買甲材料相關的會計分錄。(2)計算東軟工業公司2007年12月31日甲材料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并編制相關的會計分錄。(3)分別編制東軟工業公司、H公司在債務重組日及其后與該債務重組相關的會計分錄。
相關推薦:2009年《中級經濟法》考試重要知識點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