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3 頁:多項選擇題 |
第 4 頁:判斷題 |
第 5 頁:計算分析題 |
第 6 頁:綜合題 |
第 7 頁:參考答案解析 |
五、綜合題
1.信達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2012年發生了下列有關交易或事項:
(1)信達公司于2012年6月10日購入乙公司股票1000萬股作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每股購入價為10元,另支付相關稅費20萬元。2012年6月30日,該股票的收盤價為8元,2012年9月30日,該股票的收盤價為每股5元(跌幅較大),2012年12月31日,該股票的收盤價為每股7元。信達公司相關會計處理如下:
①2012年6月10日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成本 10020
貸:銀行存款 10020
②2012年6月30日
借: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2020
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2020(10020-1000×8)
③2012年9月30日
借:資產減值損失 3000
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準備 3000[1000×(8-5)]
④2012年12月31日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準備 2000[1000×(7-5)]
貸:資產減值損失 2000
(2)2012年7月1日,信達公司從證券市場上購入丙公司0.4%的股份,該股份仍處于限售期內(不屬于股權分置改革中的限售股權),信達公司對丙公司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且在活躍市場中有公開的市場報價。因丙公司的股份比較集中,信達公司未能在丙公司的董事會中派有代表,但由于信達公司打算將該股份長期持有,遂將其劃分為長期股權投資,并采用成本法核算。
(3)2012年10月5日,信達公司急需流動資金運營,遂將初始確認為持有至到期投資核算的金融債券出售,信達公司處置該持有至到期投資金額占所有持有至到期投資總額的比例達到65%。信達公司按照公允價值1500萬元進行出售,出售時該項投資的賬面價值為2000萬元,信達公司將出售投資部分收到的價款與其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確認為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200萬元,剩余的部分繼續按照原賬面價值作為持有至到期投資核算。
(4)信達公司于2012年12月10日購入甲公司股票2000萬股作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核算,每股購入價為10元,另支付相關交易費用30萬元。2012年12月31日,該股票收盤價為12元。信達公司相關會計處理如下: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成本 20000
投資收益 30
貸:銀行存款20030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4000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4000
要求:根據上述資料,逐項分析、判斷信達公司對上述交易或事項的會計處理是否正確,并簡要說明理由;如不正確,涉及會計分錄的,編制有關會計差錯更正的會計分錄(有關會計差錯更正按當期差錯處理,計算結果保留兩位小數)。
(答案中的金額單位用萬元表示)
2.2012年1月1日,甲銀行向B公司發放一筆貸款4000萬元,實際支付價款3695萬元,期限為5年,合同年利率為8%,實際年利率為10%,按年結息每年年末收取利息。因發放該貸款發生交易費用1.66萬元。每年對貸款進行減值測試一次。2014年12月31日,有客觀證據表明B公司發生嚴重財務困難,甲銀行據此認定該項貸款發生減值,并預期2015年12月31日將收到利息320萬元,但2016年僅收到本金2000萬元。2015年12月31日收到利息320萬元,2016年12月31日收到本金2000萬元。
要求:
(1)計算該項貸款2012年至2016年每年年末的攤余成本金額;
(2)編制上述業務的會計分錄。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