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2 頁:多項選擇題 |
第 3 頁:判斷題 |
第 4 頁:計算分析題 |
第 6 頁:綜合題 |
四、計算分析題(本類題共2小題。第1小題12分,第2小題10分,共22分,凡要求計算的項目,除特別說明外,均須列出計算過程,計算結果出現小數的,均保留小數點后兩住。)
362012年1月1日,甲公司采用分期收款方式向乙公司出售大型設備一套,合同約定的價款為10000萬元,分5年于每年年末分期收款,每年收取2000萬元。該套設備的成本為7000萬元,若購貨方在銷售當日支付貨款,只須支付8424萬元。假定甲公司在發出商品時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同時收取增值稅稅額1700萬元,企業經計算得出實際利率為6%。不考慮其他因素。
要求:
(1)計算2012年至2016年每年未實現融資收益的攤銷額。
(2)編制2012年1月1日至2016年有關業務的會計分錄。(答案中的金額單位用萬元表示)
參考解析
(1)2012年應確認的未實現融資收益=10000-8424=1576(萬元)
2012年未實現融資收益攤銷=8424×6%=505.44(萬元)
2013年未實現融資收益攤銷=(8424+505.44-2000)×6%=6929.44×6%=415.77(萬元)
2014年未實現融資收益攤銷=(6929.44+415.77-2000)×6%=5345.21×6%=320.71(萬元)
2015年未實現融資收益攤銷=(5345.2k+320.71-2000)×6%=3665.92×6%=219.96(萬元)
2016年未實現融資收益攤銷=1576-505.44-415.77-320.71-219.96=114.12(萬元)
(2)①2012年1月1日銷售成立時,由于采用分期收款方式,長期應收款與其現值之差計人未實現融資收益:
2012年應確認的未實現融資收益=10000-8424=1576(萬元)。
借:長期應收款10000
銀行存款1700
貸:主營業務收入8424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1700
未實現融資收益1576
借:主營業務成本7000
貸:庫存商品7000
②2012年12月31日:
借:銀行存款2000
貸:長期應收款2000
借:未實現融資收益505.44
貸:財務費用505.44
③2013年12月31日:
借:銀行存款2000
貸:長期應收款2000
借:未實現融資收益415.77
貸:財務費用415.77
④2014年12月31日:
借:銀行存款2000
貸:長期應收款2000
借:未實現融資收益320.71
貸:財務費用320.71
⑤2015年12月31日:
借:銀行存款2000
貸:長期應收款2000
借:未實現融資收益219.96
貸:財務費用219.96
⑥2016年12月31日:
借:銀行存款2000
貸:長期應收款2000
借:未實現融資收益114.12
貸:財務費用114.12
【解析】
企業銷售商品,有時會采取分期收款的方式,如分期收款發出商品,即商品已經交付,貨款分期收回。
如果延期收取的貨款具有融資性質,其實質是企業向購貨方提供信貸,在符合收入確認條件時,企業應當按照應收的合同或協議價款的公允價值確定收人金額。應收的合同或協議價款的公允價值,通常應當按照其未來現金流量現值或商品現銷價格計算確定。應收的合同或協議價款與其公允價值之間的差額,應當在合同或協議期間內,按照應收款項的攤余成本和實際利率計算確定的金額進行攤銷,計入當期損益(沖減財務費用)。
對于采用遞延方式分期收款、具有融資性質的銷售商品滿足收入確認條件的,企業應按應收合同或協議價款,借記“長期應收款”科目,按應收合同或協議價款的公允價值(折現值),貸記“主營業務收入”科目,按其差額,貸記“未實現融資收益”科目。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