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薪酬市場調查 |
第 2 頁:員工薪酬滿意度調查 |
第 3 頁:工作崗位分類 |
第 4 頁:業工資制度的設計 |
第 5 頁:寬帶式工資結構設計 |
第 6 頁:企業工資制度的調整 |
第 7 頁:企業員工薪酬計劃的制定 |
第 8 頁:企業補充保險 |
第五章薪酬管理
第一節 薪酬調查
第一單元 薪酬市場調查
【知識要求】
一、薪酬調查的基本概念
薪酬調查是指企業采用科學的方法,通過各種途徑,采集有關企業各類人員的工資福利待遇以及支付狀況的信息,并進行必要處理分析的過程。
按照市場競爭的基本法則,確定員工的薪酬水平,支付勞動者的報酬,才是比較公正公平的舉措。
通過薪酬的市場調查,能夠獲得勞動力市場各類企業(包括自己的競爭對手)員工薪酬水平及其結構等方面的真實信息。獲得市場調查信息的企業,不僅可以弄清自己當前的薪酬水平,相對于競爭對手在目前勞動力市場上所處的位置,而且可以根據人力資源發展戰略的要求,及時地調整自己企業的薪酬結構和水平。
二、薪酬調查的種類
一般說來,從調查方式上看,薪酬調查可以分為正式薪酬調查和非正式薪酬調查兩種類型;從主持薪酬調查的主體來看,薪酬調查又可以分為政府的調查、行業的調查、專業協會或企業家聯合會的調查、咨詢公司的調查,以及公司企業自己組織的等多種形式的薪酬調查。
從調查的組織者來看,正式調查又可分為:
1. 商業性薪酬調查。2.專業性薪酬調查。3.政府薪酬調查。
從具體內容和對象分:薪酬市場調查和企業員工薪酬滿意度調查。
三、薪酬調查的作用
企業通過薪酬調查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作用:
1.為企業調整員工的薪酬水平提供依據
2.為企業調整員工的薪酬制度奠定基礎
3.有助于掌握薪酬管理的新變化與新趨勢
4.有利于控制勞動力成本,增強企業競爭力
四、崗位評價、績效考評與薪酬管理的關系
崗位分析與評價是企業薪酬制度設計的基本依據和前提。
【能力要求】
一、確定調查目的
調查的結果可以為以下工作提供參考依據:整體薪酬水平的調整,薪酬差距的調整,薪酬晉升政策的調整,具體崗位薪酬水平的調整等。
二、確定調查范圍
1.確定調查的企業
在選擇薪酬調查具體對象時,一定要堅持可比性的原則,有幾類企業可供調查時選擇:
第一類,同行業中同類型的其他企業;
第二類,其他行業中有相似相近工作崗位的企業;
第三類,與本企業雇用同一類的勞動力,可構成人力資源競爭對象的企業;
第四類,在本地區同一勞動力市場上招聘員工的企業;
第五類,經營策略、信譽、報酬水平和工作環境均合乎一般標準的企業。
2.確定調查的崗位
確定被調查的崗位時,應當遵循可比性原則。選擇確定被調查的崗位,應在工作性質、難易復雜程度、崗位職責、工作權限、任職資格、能力要求、勞動強度、環境條件等方面,與本企業需調查的崗位具有可比性。
3.確定需要調查的薪酬信息
薪酬調查應當涉及以下信息:
(1)與員工基本工資相關的信息
(2)與支付年度和其他獎金相關的信息
(3)股票期權或影子股票計劃等長期激勵計劃
(4)與企業各種福利計劃相關的信息
(5)與薪酬政策諸方面有關的信息
總之,薪酬調查的信息要盡可能做到全面、深入和準確。
4.確定調查的時間段
要明確收集的薪酬數據的開始和截止時間。
三、選擇調查方式
常用的調查方式有:
1.企業之間相互調查
2.委托中介機構進行調查
3.采集社會公開的信息
4.調查問卷
問卷回收后工作
1) 首先對每份問卷項目逐項作分析,以判斷數據是否存在可疑之處
2) 分析產生問題原因
• 崗位在不同企業中對企業的價值或貢獻大小不同
• 特定企業文化、管理理念和薪酬策略不同
• 在職者在改崗位上工作時間長短不同
• 在職者在該崗位浮動范圍中那一點不確定
• 不同行業不同慣例
• 不同企業地理位置和勞動力市場差異等
四、薪酬調查數據的統計分析
在對調查數據進行整理匯總、統計分析時,可根據實際情況選取以下方法:
1.數據排列法
注意25%點處,50%點處,75%點處,90%點處。
2.頻率分析法
記錄在各工資額度內各類企業崗位平均工資水平出現的頻率
3.趨中趨勢分析:(1)簡單平均法 (2)加權平均法 (3)中位數法
4.離散分析:(1)百分位法 (2)四分位法
5.回歸分析法
找出影響薪酬水平、薪酬差距或薪酬結構的主要因素以及影響程度,進而對薪酬水平、薪酬差距或薪酬結構的發展趨勢進行預測。
6.圖表分析法
五、提交薪酬調查分析報告
薪酬調查分析報告應該包括薪酬調查的組織實施情況分析、薪酬數據分析、政策分析、趨勢分析、企業薪酬狀況與市場狀況對比分析以及薪酬水平或制度調整的建議。
【注意事項】
設計薪酬調查問卷的注意事項:(填寫問卷時間不應超過2小時)
設計表格的具體要求為:
1.明確薪酬調查問卷要調查的內容,再設計表格。保證表格滿足它的使用目的。
2.確保表格中的每個調查項目都是必要的,以提高調查問卷的有效性和實用性。
3.請一位同事來填寫表格樣本,傾聽反饋意見,了解表格設計是否合理。
4.要求語言標準,問題簡單明確。
5.把相關的問題放在一起,例如姓名、年齡、崗位名稱、所屬部門等。
6.盡量采用選擇判斷式提問,盡可能減少表中的文字書寫量。
7.保證留有足夠的填寫空間——記住:一些人手寫時字體較大。
8.使用簡單的打印樣式以確保易于閱讀,以便于統計分析軟件處理。
9.如果覺得有幫助,可注明填表須知。
10.充分考慮信息處理的簡便性和正確性。
11.如果在多種場合需要該信息,可考慮表格帶有復寫紙,以免多次填寫表格。
12.如果表格收集的數據使用OCR(光學字符閱讀)和OMR(光學符號閱讀)處理,表格則需要非常仔細地設計,保證準確地完成數據處理。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