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責編:shxfq
看了本文的網友還看了學歷| 高考 中考 考研 自考 成考 外語| 四六級 職稱英語 商務英語 公共英語 資格| 公務員 報關員 銀行 證券 司法 導游 教師 計算機| 等考 軟考
工程|一建 二建 造價師 監理師 咨詢師 安全師 結構師 估價師 造價員 會計| 會計證 會計職稱 注會 經濟師 稅務師 醫學| 衛生資格 醫師 藥師 [更多]
一、證券組合的含義和類型
重點把握各種組合的含義、投資對象,比如說避稅型投資組合主要投資于市政債券
二、證券組合管理的意義和特點
三、證券組合管理的方法和步驟
(一)證券組合管理的方法
根據管理者對市場效率的不同看法,分別采用被動管理和主動管理。
(二)證券組合管理的基本步驟
1.確定投資政策
2.進行證券投資分析
3.組建證券投資組合
4.投資組合修正
5.投資組合業績評估
四、現代證券組合理論體系的形成與發展
1952年3月,美國經濟學哈里.馬克威茨發表了《證券組合選擇》的論文,作為現代證券組合管理理論的開端。馬克威茨對風險和收益進行了量化,建立的 是均值方差模型,提出了確定最佳資產組合的基本模型。由于這一方法要求計算所有資產的協方差矩陣,嚴重制約了其在實踐中的應用。
1963年,威廉•夏普提出了可以對協方差矩陣加以簡化估計的單因素模型,極大地推動了投資組合理論的實際應用。
20世紀60年代,夏普、林特和莫森分別于1964、1965和1966年提出了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M。該模型不僅提供了評價收益一風險相互轉換特征的可運作框架,也為投資組合分析、基金績效評價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基礎。
1976年,針對CAPM模型所存在的不可檢驗性的缺陷,羅斯提出了一種替代性的資本資產定價模型,即APT模型。該模型直接導致了多指數投資組合分析方法在投資實踐上的廣泛應用。
相關推薦:2008年10月證券從業資格考試成績查詢開始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