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與朋友分擔你的壓力
即使你的朋友并不是能夠感染他人,給你帶來快樂的那種人,和其他的人一起解決復雜的問題也會讓問題變得簡單。一方面,精神上的壓力大家可以互相分擔,另一方面,和其他人在一起可以讓你專注于工作而不是時常分心。
4. 拖沓和精神力場
上面所說的那些并不是問題的重點,關于效率大家最大的問題還是“拖沓”。雖然很多人不承認,但是幾乎所有人都或多或少的會拖沓。那又該如何避免呢?
拖沓是什么?從旁觀者來看,你在做好玩的事(如玩游戲,看新聞)而不是做真正的工作。但問題的關鍵是:你究竟為什么會這樣?你的腦子里究竟是怎么想的?
我花了很多時間來研究這件事,我能給出的最好解釋是在你的大腦賦予“腦力場”給每一項任務。你玩過兩塊磁鐵相互作用嗎?如果你讓它們異極相對,他們就會相互排斥,你會感到他們之間的磁場力。你越是想要把它們和在一起,越會感到它們之間的排斥力。
心智和精神上也是類似的。它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但你卻可以感受到它的存在。并且你越是想要接近它,它會離你越遠。
你不可能通過蠻力來克服兩個場之間的排斥力,相反,你應該做的是調轉方向。
那又是什么產生了“精神力場”呢?似乎有兩個主要原因:任務是否艱巨,任務是否是被指派的。
四、艱巨的任務
1. 把任務細分
一個任務很艱巨的原因之一是這個任務很宏大。比如說你想要做一個菜譜構造程序,沒有人能一下子完成它,這是一個目標而不是一項任務。一項任務是使你能夠朝向目標更進一步的具體概念。一個好的任務是你能夠立即拿來實施的,比如“畫一個展示菜譜的草圖”。
當你完成了上一個任務后,下一步就會變得更加清晰。你將會考慮一個菜譜有什么構成,你需要什么樣的搜索機制,如何構建菜譜的數據庫,等等。這樣你就構建了一個引擎,每一個任務都會通向下一個任務。
對于每一個比較大的項目,我都會考慮我需要完成一連串什么樣的任務,并且將這些任務加入到我的待辦事項列表中去。同樣,當我做完一些任務之后我會把接下來需要完成的任務再加入任務列表中去。
2. 簡化任務
另一個讓任務變得艱巨的原因就是它太復雜了。“寫一本書”這個任務會放你感到無從下手,那么就先從寫一篇文章開始吧。如果一篇文章也覺得太多了,那么就先寫一個段落的概要吧。最重要的是真正做了一些工作,真正的有進展。
一旦你明確了你的任務之后,你就可以更清楚的判斷它,更容易的理解它。提高完善一些已有的東西比從頭創建東西更容易。如果你的一個段落寫好了,那么一點一點積累,它會變成一篇文章,最終變成一本書。
相關推薦: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