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基于三基色原理,對人眼的混色可分為兩類,即相加混色和相減混色。
22.相加混色模型(RGB型顏色空間)。
將三種基色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相加,從而獲得不同彩色光的方法,稱為相加混色。
RG 模型適用于顯示器這類發光物體,即用在所有使用光線形成色彩的設備上。這些設備包括電視、顯示器、電影、投影機和掃描儀等。
23. 相減混色模型(CMY型顏色空間)。
CMY模型主要用于彩色打印機和彩色圖片印刷這類吸光物體上。以打印在紙上的油墨的光線吸收特性為基礎。
當白光照射到半透明的油墨上時,某些可見光波長被吸收(減去),而其他波長則被反射回眼睛。這些顏色因此稱為減色。
理論上,青色 (C)、品紅色 (M) 和黃色 (Y) 色素在合成后可以吸收所有光線并產生黑色。
24.彩色空間的表示及轉換: RGB彩色空間 YUV彩色空間 YIQ彩色空間 HSI彩色空間。
25.亮度公式:假如白光的亮度用Y 來表示,則它和紅、綠、藍三色的關系可以用如下方程來描述: Y = 0.299 R + 0.587 G + 0.114 B (用于彩色與黑白電視信號的轉換)。
26.數字圖像的屬性: 分辨率 像素深度 真彩色、偽彩色與直接色 數字圖像的數據量。
27.分辨率有兩種:顯示分辨率和圖像分辨率。( 此外還有一種分辨率:像素分辨率。)
(選擇題)圖像分辨率與顯示分辨率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它們之間的關系是:
(1) 圖像分辨率大于屏幕分辨率時,在屏幕上只能顯示部分圖像。例如,當圖像分辨率為800×600,屏幕分辨率為640×480時,屏幕上只能顯示一幅圖像的64%左右。
(2) 圖像分辨率小于屏幕分辨率時,圖像只占屏幕的一部分。例如,當圖像分辨率為320×240,屏幕分辨率為640×480時,圖像只占屏幕的四分之一。
28.(簡答) 真彩色 :組成一幅彩色圖像的每個像素值中,有R、G、B三個基色分量。如果直接用每個基色分量來決定顯示設備的基色強度,這樣產生的彩色稱為真彩色。
偽彩色:偽彩色圖像的每個像素的顏色不是由每個基色分量的數值直接決定,而是把像素值當作彩色查找表的表項入口地址去查找一個顯示圖像時使用的R、G、B強度值,用查找出的R、G、B強度值產生的彩色稱為偽彩色。
直接色:每個像素值可分為R、G、B三個分量,每個分量作為單獨的索引值對像素值作變換,也就是通過相應的彩色變換表找出基色強度。用變換后得到的R、G、B強度值產生的彩色稱為直接色,它的特點是對每個基色進行變換。
29.圖像數據量=圖像分辨率×顏色深度/8。
30.數字圖像的分類:矢量圖與點位圖 灰度圖與彩色圖。
(1)矢量圖用一系列計算機指令來表示一幅圖,如畫點、畫線、畫曲線、畫圓、畫矩形等。這種方法實際上是以數學方法來描述一幅圖,然后變成許許多多的數學表達式,再經過編程后,用語言指令來表達。
矢量圖適合于線形的圖畫、美術字和工程制圖等。
由于矢量圖采用指令記錄,采用數學方式來描述圖形,因此只需要占用很小的存儲空間。 矢量圖又稱為圖形。
①矢量圖優點: 存儲空間小。
目標圖像的移動、縮小放大、旋轉、拷貝、屬性的改變等操作,很容易實現,而且不容易變形失真。
相同的或類似的圖可以把它們當作圖的構造塊,并把它們存到圖庫中,這樣不僅可以加速圖的生成,而且可以減小矢量圖文件的大小。
②矢量圖缺陷:當圖變得很復雜時,計算機就要花費很長的時間去執行繪圖指令。
(2)點位圖法與矢量法大不相同,它是把一幅圖像離散化,即分成許許多多的像素點,每個像素點都用若干個二進制位來表示該點的顏色、亮度和屬性。
因此一幅點位圖由許許多多描述每個像素點的數據組成,這些數據通常稱為圖像數據,而這些數據作為一個文件來存儲,這種文件又稱為圖像文件。
(3)矢量圖與點位圖之比較:
矢量圖 :側重于“繪制”、去創造;文件的大小則主要取決圖的復雜程度;
點位圖:偏重于“獲取”、去“復制”;影響文件大小的因素主要有:圖像分辨率和像素深度;
顯示點位圖文件比顯示矢量圖文件要快;
矢量圖和點位圖之間可以用軟件進行轉換: 由矢量圖轉換成點位圖采用光柵化技術;
由點位圖轉換成矢量圖用跟蹤技術。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