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長期借款
1、概念
長期借款是指企業向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借入的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種借款。幾乎每家公司都會借入長期借款,所以掌握其賬務處理非常重要。
2、賬務處理
時間點
賬務處理
取得長期借款時
借:銀行存款【按實際收到的金額】
長期借款——利息調整【如存在差額】
貸:長期借款——本金
計提利息
(實際利率法)
情形
計入的會計科目
屬于籌建期間的
“管理費用”
屬于生產經營期間的
“財務費用”
在資產尚未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前+符合資本化條件的
“在建工程”等相關資產成本
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后+不符合資本化條件的
“財務費用”
分期付息
“應計利息”
到期一次還本付息的
“長期借款——應計利息”
會計分錄:
借:在建工程/制造費用/財務費用/研發支出等
貸:應付利息/長期借款——應計利息
歸還長期借款
①企業歸還長期借款的本金時:
借:長期借款——本金【按歸還的金額】
貸:銀行存款
②按歸還的利息:
借:應付利息/長期借款——應計利息
貸:銀行存款
【教材例題】甲企業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于2020年11月30日從銀行借入資金3 000 000元,借款期限為3年,年利率為4.8%(到期一次還本付息,不計復利)所借款項已存入銀行。甲企業用該借款于當日購買不需安裝的設備一臺,價款2 000 000元,增值稅稅額為 260 000元,另支付保險等費用100 000元,設備已于當日投入使用。甲企業應編制如下會計分錄:
(1)取得借款時:
借:銀行存款 3 000 000
貸:長期借款——本金 3 000 000
(2) 支付設備款及保險費用時:
借:固定資產 2100 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260 000
貸:銀行存款 2 360 000
(3)甲企業于2020年12月31日計提長期借款利息。甲企業應編制如下會計分錄:
借:財務費用 12 000
貸:長期借款一一一應計利息 12 000
2020年12月31日計提的長期借款利息=3000000×4.8%÷12=12000(元)
2021年1月至 2023年10月末預提利息分錄同上。
二、長期應付款
1、概念
長期應付款,是指企業除長期借款和應付債券以外的其他各種長期應付款項,如以分期付款方式購入固定資產【最常見的考察案例】發生的應付款項等。
2、賬務處理
(1)取得時
借:固定資產/在建工程/財務費用【按購買價款的現值】
未確認融資費用【差額】
貸:長期應付款【按應支付的價款總額】
(2)后續攤銷時:采用“實際利率法”對差額進行攤銷,計入相關資產成本或當期損益。
【注意】
①此處購買資產是存在“延期支付有關價款”+超過正常信用條件【其本質是融資】
②按購買價款的現值=按照各期支付的價款選擇適當的折現率進行折現
③折現率體現:貨幣時間價值+延期付款債務特定風險【本質是必要報酬率】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