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農業合作經濟概述
考試目的
通過本章的學習與考試,要求考生對合作經濟的產生、合作社的概念與原則、農業合作經濟的理論基礎以及我國的幾種農業合作經濟組織等,有較為深入的理解,并提高組建與操作社區合作經濟組織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及農村股份合作經濟組織的能力。
考試內容
(一)合作經濟的產生和合作社的概念與原則
了解自然經濟中的農業生產;了解工業革命后合作經濟的產生;了解農業合作經濟組織的發展;掌握合作社的定義與性質,熟悉合作社與集體經濟的關系;了解合作社原則的發展史;掌握合作社原則的內容。
(二)農業合作經濟的理論基礎
熟悉合作經濟質的規定性;了解合作經濟對社會經濟體制的從屬性;了解合作經濟與商品經濟發展的同步性;熟悉大生產優于小生產原理;掌握正確照顧農民物質利益的原則;了解尊重農民自主權,保持合作經濟形式和經營形式的多樣性;掌握我國的農業經營制度;熟悉農業生產的特點對經營形式的選擇;熟悉農戶家庭經營的特點適合農業生產力的發展;了解家庭經營的結構;了解家庭經營的功能。
(三)我國的農業合作經濟組織
掌握社區合作經濟組織的概念;掌握社區合作經濟組織的特征;熟悉社區合作經濟組織的功能與作用;掌握社區合作經濟組織的基本點;掌握穩定和加強家庭承包經營;熟悉充實和完善集體經濟;掌握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概念;掌握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主要特征;了解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功能與作用;熟悉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組織結構;了解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管理;掌握股份合作經濟的概念;掌握股份合作經濟的特征;熟悉股份合作經濟組織的作用;了解農村股份合作經濟組織的創建;了解農村股份合作經濟組織的發展;熟悉農村股份合作經濟組織的類型;掌握股份合作企業的股份設置;熟悉鄉村股和職工勞動貢獻股的劃分;掌握職工勞動貢獻股劃分給職工的辦法;了解個人股、社會法人股及外資股的劃分;掌握股份合作企業股權的管理。
二、農產品供求與價格
考試目的
通過本章的考試,要求考生對農產品需求與供給的概念、影響因素及彈性的變化規律有較為深刻的認識,并要求考生通過對短期價格及長期價格的形成、變化規律的理解,掌握農產品價格的形成及變化規律,提高對農產品價格變化分析的能力。
考試內容
(一)農產品需求
掌握農產品需求的概念;熟悉影響農產品需求的各項因素;掌握農產品需求函數的概念;掌握農產品需求函數式;熟悉農產品需求表及需求曲線;掌握農產品需求規律。
掌握農產品需求彈性的概念;掌握農產品需求彈性系數的計算公式及其計算;掌握農產品需求彈性的類型;掌握影響農產品需求彈性的因素;熟悉農產品需求收入彈性的概念;熟悉農產品收人彈性系數的公式。
(二)農產品供給
掌握農產品供給的概念;熟悉影響農產品供給的因素;掌握農產品供給函數的概念及其函數式;熟悉農產品供給表及供給曲線;掌握農產品供給規律。
掌握農產品供給彈性的概念;掌握農產品供給彈性系數的計算公式及其計算;掌握農產品供給彈性的類型;掌握影響農產品供給彈性的因素;熟悉影響農產品供給收入彈性系數的公式;了解農產品供給的周期性波動。
(三)供求均衡與蛛網理論
掌握農產品供求均衡的概念;掌握農產品均衡價格和均衡數量的概念;掌握短期農產品價格形成的理論。
了解農產品長期價格形成的理論即蛛網理論;了解農產品供給的周期性波動及形成的基本過程;了解農產品價格與產量波動的類型,包括收斂型、發散型、封閉型,了解其變動情況。
(四)農產品價格
了解農產品的價格構成;了解農產品價格的作用;掌握供求關系的變化對農產品價格水平及價格體系的影響;熟悉貨幣價值的變化對農產品價格總水平的影響;熟悉農業勞動生產率對農產品價格水平及價格體系的影響;了解農業有機構成對農產品價格水平及價格體系的影響。
掌握農產品比價的概念、計算公式及計算方法,包括:單項比價和綜合比價;掌握農產品價格差價的概念、計算公式及其形成原因,包括:購銷差價、地區差價、季節差價、質量差價、批零差價;掌握工農業產品比價的概念、計算公式及計算方法,包括:單項比價和綜合比價;掌握工農業產品剪刀差的概念;熟悉剪刀差的兩種形式;了解縮小剪刀差的途徑。